高中教師資格考試面試物理“磁通量”試卷梳理
1.分析問題的呈現方式
1、基本信息:準考證號碼、姓名、考場;
2.文本:標題、內容(簡單梳理內容,整理思路);
三、基本要求:
(1)教學內容:引導學生了解正負磁通量。
(2)教學實施:10分鐘試講;教學過程中運用多種教學形式,使課堂生動活潑。
2. 教學目標的確立
1. 建立基礎:
文字特點:題冊具體內容圍繞磁通量的定義和計算展開,基本要求明確要求學生了解正負磁通量。
學生特點:本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古典語文的學習,同學們很好奇,但同時也很難學高中物理 磁通量,所以讓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保持學習興趣是關鍵。
2.目標顯示:
(1)了解磁通量的正負值,能用公式計算出磁通量的比值。
(2)通過類比現實生活中的例子,提高類比推理的科學思維。
(3)通過團隊溝通和探索,了解磁通量的本質,能夠獨立解決實際問題,掌握其中的物理規律。
(4)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了解尊重客觀事實、堅持實事求是、科學研究的基本態度和社會責任。
3.建立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1. 建立基礎
教學目標:了解磁通量的正負值,并能用公式計算出磁通量的具體值。
學生特點:剛接觸磁場,知識儲備不足,知識的轉移能力不完善。
2、重點和難點顯示
教學重點:掌握磁通量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度:了解磁通量的標量特性。
四是展示和講解教學理念
(1)新課程的引入
多媒體播放幾種常見磁場的磁感線高中物理 磁通量,引導學生思考未畫磁感線的部分是否存在磁場,并講解電磁現象的特性,從而引出磁通量的話題。
(2)新課程的教學
一、磁通量的定義及計算方法
多媒體演示實驗:利用淋浴噴頭,模擬水流通過線圈的磁感線,通過改變線圈的傾角英語作文,其他條件保持不變,觀察流經線圈的水流變化,引導學生了解影響磁通量大小的因素。
教師解釋磁通量的符號和縮寫,并要求學生思考如何定量計算磁通量。借助板書,教師明確了磁通量的基本公式,并引導學生明確了B、S不垂直時磁通量的計算方法和單位。
教師強調磁通量是標量的,但有正負量之分,并帶領學生以小組形式討論正磁通量和負磁通量代表什么。老師做一個總結。
2.磁通密度
教師對公式進行變形,并要求學生用物理語言描述變形公式中磁感應強度的物理含義,然后介紹磁通密度的概念。
(三)鞏固完善
老師講授判斷正負磁通量和計算磁通量大小的練習。
(4)作業總結
1. 總結:教師帶領學生復習本課所學內容。
2.作業:課后完成練習,復習磁通量相關擴展知識。
五、板書設計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