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有一次中考機會!你只有一次機會!
中考要求明確寫明,對往屆生報名有明確限制,因此,中考拼搏的機會只有一次!
石家莊中考總分為650分,分為四個部分:
(2022年因疫情原因,總分630分,不做具體參考)
①文化課內容【6月21日、22日(2022年時間)】:
語文、數學、英語、文科(道德+歷史)、理科(物理、化學)
每科120分,總分600分。
② 中考信息技術考試【初二下學期4月17日】:10分
受疫情影響,2022年中考暫時推遲。
③中考物理、化學、生物實驗操作考試【初三下學期4月下旬】:10分
④ 中考體育考試[5月下旬初中后學期] :30分
想要“贏”中考,實力最重要,一起來看看這些科目的考試范圍吧!
中考范圍
01
中考文化科目考試:
關于石家莊中考,其他科目的考試范圍就不用多說了,畢竟老師只講重點!
需要注意的是——
中華經典調查范圍:
朝花夕拾、西游記、水滸傳、駱駝祥子、紅巖、格列佛游記、簡愛、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艾青詩選
以及道、法規定的法律、國情教育兩個模塊的教學內容和國內外重大時事政治的考試時間。
以2021年中考(2020年中考時政考試時間段為: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為例,一般考試范圍為當年4月至次年3月(即對于2023年考生來說,參考時間段為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在此期間,需要特別關注國內外重大時政問題,做好收集、整理工作。
中考:600分(2021年)
漢語120分
數學 120分
外語120分(聽力30分、筆試90分),
綜合科學:120分(物理55分、化學35分、綜合題30分),
綜合文科:120分[思想品德45分(民族團結教育7分)、歷史45分、綜合題30分]
02
中考物理、化學、生物實驗操作考試:
物理實驗:
探究凸透鏡的成像規律,測量金屬塊的密度,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
化學實驗:
問題 1:驗證“銅綠”是否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
問題二:測試VC片形成的溶液的酸堿度
問題3:探索未知金屬的活性
問題 4:探索未知溶液的 pH 值
生物學實驗:
問題1:在顯微鏡下觀察根尖縱切面,辨認根尖結構
問題 2:制作并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臨時載玻片
(以上為2019年內容,僅供參考)
03
中考體育考試:
男孩們:
立定跳遠,1000米,充氣軟實心球(2公斤,直徑約15厘米)。
女孩:
立定跳遠,800米,充氣軟實心球(2公斤,直徑:約15厘米)。
04
中考信息技術考試:
1.考試時間:
考試時間一般為初二下學期五月初,考試時間為30分鐘。
2.考試形式:
本次考試為計算機化考試,通過石家莊教育城域網完成,考生提交試卷后,計算機閱卷系統自動閱卷并顯示成績。
3. 考試成績:
試卷滿分為100分凸透鏡成像規律flash,考生考試成績最終折算為10分制分數計入中考總成績,折算對照表如下:
信息技術中考題型及知識點
闡明
以下為2020年版《石家莊市初中信息技術學科入學考試須知》
供同學參考,請以學校最新發布的版本為準
一、考試指導思想
根據國家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原則(試行)》和石家莊市教育局關于初中入學考試的若干實施意見,以教材為依托,以促進教學為目的,結合我市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實際情況,特制定了《石家莊市初中信息技術中考輔導手冊》。
2. 考試環境
初中信息技術學科入學考試采用“云考試”模式,學校通過接入石家莊教育城域網,直接在學生電腦上進行考試,軟硬件環境及網絡帶寬要求如下:
1. 學生機配置
硬件:CPU主頻2.0G及以上、內存2G及以上、10MB/100MB自適應網卡,C:盤可寫保護,但硬盤D:分區不可寫保護,用于臨時保存考生的考試答案數據。
軟件:中文操作系統、中文版(完整安裝)、中文版、 2.15或其他多媒體處理軟件、壓縮軟件等。
2. 考試機配置
考試計算機的配置與學生計算機的配置相同。
(三)網絡環境要求
普通學校(40臺考試機)網絡帶寬不小于10M,多考場學校網絡帶寬不小于20M。
3. 考試內容
考試題目原則上以河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術》(初中版)教材第一、二冊為準(部分內容請按照指導手冊進行教學),教材涉及章節如下:
信息技術第 1 卷
第 1 章 信息技術基礎
第二章 基本操作
第 3 章 文字處理
第 4 章:互聯網使用簡介
第 5 章 多媒體基礎
第 6 章:演示制作
信息技術第 2 卷
第2章 Flash動畫制作簡介
第 3 章 電子表格
附錄:機器人相關知識
IV. 考試題型及說明
1. 考試題型
1. 選擇題 10*2分=20分
【示例題】信息技術是指與( )、存儲、處理、傳輸和應用有關的一切技術和手段。
A.凝固 B.分解 C.分析 D.收集
正確答案:D
題目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信息技術概念的理解,以及對信息采集、存儲、處理、應用過程的明確程度。有關信息及信息技術的內容,請參見《信息技術》(初中版)教材第一冊第一章。
2. 基礎多媒體 1*10分=10分
【樣題】在“media”文件夾內新建一個文本文檔,命名為:.txt;將“tick.wav”、“clock.wav”兩個聲音文件合并為一個MP3格式文件,命名為:時鐘音效.mp3,保存在“audio”文件夾內。
題目分析:本題為操作題,考查學生對文件夾的創建與重命名、資源管理器、擴展等知識的掌握,可參考《信息技術》(初中版)第一冊教材第二章中的相關知識。
3.單詞運算題1*20分=20分
【示例題】設置全文字體為微軟雅黑,4號;設置文本段落行距固定為26磅,段前留0.5行;添加頁眉:朱自清隨筆集。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Word操作題中字符、段落、頁眉和頁腳等知識;請參見《信息技術》(初中版)上冊第3章文字處理部分。
4.操作題1*20分=20分
[示例問題] 在第一張幻燈片上,刪除內容為“目標”的文本框;將第三張幻燈片的布局改為:僅標題;在第六張幻燈片的底部,插入一個操作按鈕:第一張幻燈片,并將其超鏈接到:第一張幻燈片
題目分析:本題考察操作題中關于文本框、布局、操作按鈕、超鏈接等知識,請參見《信息技術》(初中版)上冊第六章演示文稿制作部分。
5.Excel操作題1*20分=20分
【示例題】設置A:C列的寬度為10;設置A2:C2區域文字為粗體;設置字體顏色為綠色(標準色-綠色);使用函數計算“平均高度”并填入C13單元格
題目分析:本題考查Excel操作題中關于列寬、字體、函數等知識,請參見《信息技術》(初中版)下冊第3章電子表格的內容。
6.Flash操作題1*10分=10分
【樣題】從“flash”文件夾導入圖片“.jpg”到圖層第一幀;在風車桿圖層上方新建圖層,命名為:;將組件拖拽到圖層第一幀,在第50幀處插入關鍵幀;選擇圖層第一幀,創建:運動補間動畫,設置第一幀的動畫屬性為:順時針旋轉兩圈。
題目分析:本題考查對Flash操作的了解,如導入對象到舞臺、新建圖層、插入關鍵幀、運動補間動畫等。Flash動畫制作的預備章節可以參考《信息技術》(初中版)第2冊第2章。
2.相關知識點
1. 多項選擇題
考試范圍包括《信息技術》基礎知識、信息安全、機器人基礎知識及其他相關常識,原則上不涉及Flash章節中的軟件操作內容。
2. 基本多媒體問題
(1):創建、重命名、移動、復制、刪除、創建文件(文件夾)的快捷方式。
(2):文件(文件夾)的壓縮與壓縮包的解壓。
(3)多媒體問題:
將圖像文件轉換為不同的格式并修改其大小。
將音頻文件轉換為不同的格式,捕獲音頻片段,合并音頻文件,以及設置 MP3 文件屬性。
將視頻文件轉換為不同的格式,捕獲視頻片段,合并視頻文件以及從視頻文件中提取聲音。
3.單詞運算題
文本格式(包括表格中的文本):字體、字體樣式、字體大小、字體顏色、字體效果、下劃線和字符間距。
段落格式:對齊、縮進、間距。
對象(包括圖片、形狀、文本框和藝術字):插入、格式、超鏈接。
表格格式:插入行/列/表格、刪除行/列、合并單元格、單元格對齊、邊框和底紋。
其他操作:頁面設置(上、下、左、右和右邊距、紙張尺寸和紙張方向)、替換(僅替換文本)、列、頁眉和頁腳(插入和格式化)。
4. 操作問題
幻燈片操作:創建、復制、刪除、隱藏幻燈片、交換幻燈片位置、布局、背景格式(漸變填充-預設顏色、圖片或紋理填充-紋理)、轉場(轉場效果、聲音、時長、幻燈片變化方式、適用范圍)。
對其他對象的操作:文本框、藝術字、圖片、形狀(包括操作按鈕)。
上述對象的插入、格式化、動畫和超鏈接。
5.Excel操作題
單元格格式設置:字體(字體、樣式、大小、顏色)、填充(背景顏色)、邊框、合并單元格、文本對齊方式。
公式(可根據給出的公式寫出相應的Excel公式)
函數(總和、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
圖表:連續和非連續數據源、圖表類型、圖表標題、切換行/列、圖表放置位置。
其他操作:指定單元格輸入、指定行/列高和列寬、重命名工作表、填充序列(等差數列、文本序列)。
6. Flash操作問題
階段:文檔屬性(高度、寬度、背景顏色)、導入(圖片、聲音)。
圖層:插入、刪除、重命名、更改位置、鎖定/解鎖、屬性(引導層、引導層、遮罩層、被遮罩層)。
幀:插入空白關鍵幀、插入關鍵幀、插入幀、復制幀、粘貼幀。
組件:創建新組件(圖形、影片剪輯)、轉換為組件、重命名。
實例(含圖形)對象:繪制、大小、移動位置、旋轉角度、顏色(純色、alpha值)。(包括:文本對象的輸入、字體、字體大小、文本顏色的修改)
動畫:運動動畫、形狀動畫、引導線動畫、遮罩層動畫以及相關幀的屬性設置。
附錄:機器人相關知識概述
1. 機器人簡介
1.機器人的定義
機器人定義:機器人是一種自動執行工作的機器。它可以接受人類的命令,運行預先編好的程序,或按照人工智能技術制定的原則行動。1959年,美國的恩格爾伯格和德沃爾設計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臺工業機器人,名為“”。
2.機器人的分類
根據應用環境,機器人分為工業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兩大類。
工業機器人是用于工業領域的多關節機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機器人。
特種機器人是除工業機器人外,用于非制造業、為人類服務的各種先進機器人,包括服務機器人、水下機器人、娛樂機器人、軍用機器人、農業機器人、機器人機器等。
3.機器人的組成
機器人主要由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三部分組成。
機器人通過各類傳感器(輸入設備)采集外界信息來感知信息,然后將信息傳送給控制器,最后通過它的執行裝置(即輸出設備,比如電動機、蜂鳴器等)表達出動作和行為。
4.機器人的發展方向
智能化是機器人的發展方向,智能機器人具有一些類似于人或生物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運動能力、規劃能力和協調能力等,是“能自動工作的機器”。
智能機器人將是具有感知、思考和行動功能的機器,未來將融合機械學、自動控制、人工智能、微電子學、光學、通訊技術、傳感器技術、仿生學等多學科和技術的綜合研究,打造具有不同功能的智能機器人。
2. 制造機器人
以教學機器人為例:先建立模型,根據任務需求選擇不同的傳感器安裝在機器人相應部位,幫助機器人感知外界環境。常見的傳感器有:接觸傳感器、紅外傳感器、溫度傳感器、磁傳感器(霍爾傳感器)、壓力傳感器、光傳感器、火焰傳感器、超聲波傳感器等。傳感器可以根據不同的條件觸發,控制電路狀態,反饋檢測信息。
傳感器和其他組件安裝完成后凸透鏡成像規律flash,需要進行電路連接(即將各個組件連接到控制器),然后就可以編寫程序了。
機器人最終還是由程序來控制的,而控制機器人的程序一般由順序結構、分支結構、循環結構組成。通常我們用分支結構來判斷傳感器的狀態,根據不同的判斷值做不同的處理。同時,我們還用無限循環結構來配合分支結構,保證機器人能時刻檢測傳感器的狀態,并及時做出相應的處理。下面我們以電子體溫計為例來說明程序是如何控制硬件的。首先用無限循環時刻檢測體溫狀態,用分支結構來判斷體溫傳感器檢測到的體溫是否超過37℃,如果超過37℃,則啟動報警裝置,如果不超過,則不做任何處理,然后重復前面的溫度檢測過程。
程序編寫完成后可以下載到機器人中,進行檢查、調試,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