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聚力量
共同研究改進
2023年9月28日下午初中物理課堂導入,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青島市初中物理教學研討會在青島市第七中學順利召開。本次活動以現場與“愛青島”直播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青島市教育科學研究所物理研究員劉琳、青島市第十七中學物理教師劉洪新以及青島各區市近百名教師、教師參加了現場研討會,7.5萬余名教師在線觀看了直播。研討會由市南區教育研究中心初中物理研究員陳翠玉主持。
會議伊始,陳翠玉老師介紹,本學期青島市初中物理研討會主要以“同門課、不同結構”的形式舉辦公開課、交流課、公開課展示討論等,同時圍繞“跨學科單元教學、數字化賦能教學、物理實驗教學、學習課程標準”四大主題進行經驗交流。高中物理骨干教師結合相關內容,就初中、高中知識的銜接進行授課。目的是對全市初中物理教育教研工作起到方向性的引領作用,有利于提高各區市物理教師整體教研水平,更有利于物理教師的專業成長;同時也能更好地落實新課標要求,促進學生核心學科素養的落實,打破學段之間的壁壘,加強學生初中、高中物理思維的培養。
青島第七中學黨委書記葛洪濤致歡迎辭,并以“以學生為中心,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為主題介紹了學校概況。
在典型經驗交流環節,主題為“跨學科單元教學”,來自不同區市的兩位優秀教師進行了交流。青島中學的蘇鋒老師以《核心能力引領下的初中科學跨學科課程教學探索與實踐》為題進行了交流,青島七中的田榮老師以《基于大單元備課優化“教-學-評”的幾點思考與實踐》為題進行了交流。蘇鋒老師結合青島中學的跨學科課程設計和教學實踐,分享了跨學科實踐的看法和成功案例;田榮老師結合學校大單元備課改進物理實驗教學留學之路,分享了改進概念教學、完善學生知識體系、貫穿初中銜接、改進多元評價等做法。
公開課示范環節,以《測量平均速度》為主題,兩位來自不同區市的優秀教師以“同樣的課程,不同的結構”的方式進行現場授課。
平度實驗中學教師孫偉珍運用新課標中科學探究的四要素初中物理課堂導入,即“問題—證據—解釋—交流”,通過一段學生喜歡的滑草視頻,提出研究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猜測,采用改進不足的方法,逐步完善實驗方案。進行小組實驗,收集證據,解釋問題,通過小組交流,發現存在的問題,推廣好的做法,最后將實驗結論應用并完善,踐行學以致用理念。
田榮老師通過“引入情境——提出問題——復習舊識——尋找原理——設計解決方案——三次實驗——評價提升——從初級到高級的過渡——思維升華”的課堂設計,環環相扣、層層遞進,潛移默化地滲透著大單元、大概念、大實驗的教學思路,真正讓學生從淺層學習走向深度學習,從低層次思維走向高層次思維,很好地落實了學科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課程結束時,課程轉入數字化實驗和真實的城市交通AI智能監控系統,讓學生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從內心激發起科學探索的熱情。作為一名老教師,田榮老師依然對課堂教學充滿熱情,為年輕教師做出了良好的榜樣。
青島第十七中學優秀教師劉紅心做了題為《“機械運動”章節中初中與高中知識的銜接》的講座,重點介紹了高中物理運動學研究的重點、難點內容、實驗的主要研究方法等,為初中教師的教學研究以及如何銜接初中與高中提供指導。
最后,青島市教育科學研究所物理教學研討員劉琳在研討會上作了總結發言,對青島市初中物理課堂教研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要求全體教師以傳承與創新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教研工作,進一步強調了全體教師學習新課程標準的重要性。
本次教研活動的成功舉辦,對全市初中物理教育和教研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使物理教師對物理教學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也必將推動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深入改革和市南區乃至青島市教育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