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電磁波包括:
1. 無線電波:主要是靠天體輻射出的電磁波。
2. 微波:太陽和地球之間,由于太陽輻射的能量形成電場,由于地磁場的作用,形成電磁波。
3. 紅外線:太陽光中包含紅外線。
4. 可見光:太陽光就是可見光。
5. 紫外線:太陽光中包含紫外線。
6. X射線:在原子核的能級躍遷中產生。
7. γ射線:由原子核的極高能級躍遷產生。
以上就是常見的幾種電磁波,它們都是電磁波譜中的一部分。電磁波是電磁場的振動在空間中的傳播,具有波粒二象性。它們可以在空間中以波的形式傳播,并且可以與其他物質相互作用。
題目:一束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C,波長為λ。當它通過一折射率為n的玻璃片時,光束會發生折射,求光束在玻璃片中傳播的速度和新的波長。
解答:
光束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C,波長為λ,則光速和波長之間的關系為:C = λf,其中f為光束的頻率。
當光束通過一折射率為n的玻璃片時,會發生折射,折射率n的定義為:光在真空中的速度與在介質中的速度之比。因此,光束在玻璃片中的傳播速度為:
v = \frac{C}{n}
根據光速不變原理,光束在空氣中和玻璃片中的速度相等,因此有:
\frac{C}{n} = v = \frac{C - v_{玻}}{v_{玻}}
其中v_{玻}為光束在玻璃片中的波長。將上述兩式代入C = λf中,得到:
\frac{1}{\lambda_{玻}} = \frac{n}{\lambda} - 1
因此,新的波長為:
\lambda_{玻} = \frac{\lambda}{n - 1}
其中n為玻璃片的折射率。
希望這個例子能夠幫助您理解電磁波在介質中的傳播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