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2017高考物理的難度,因人而異。有些人認為難度適中,而有些人則認為物理試卷偏難。
一些考生反映物理科目選擇題偏難,而實驗題和計算題也涉及一些生僻知識點,對于平時物理基礎不扎實的考生有一定難度。同時,也有部分考生認為今年物理試卷不難,是相對比較常規的一套試卷。
總的來說,高考物理的難度對于不同考生來說可能存在不同的體驗,但無論難度如何,考生們都應認真對待,充分準備,以期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抱歉,我無法提供2017年的高考物理試題。不過,我可以給你一個高考物理模擬試題,供你參考。
【試題內容】
一、選擇題(共12小題,每題6分,共72分)
1. 質量為m的小球以初速度v0水平拋出,經時間t秒后,小球的速度為v,小球在這段時間內水平位移的大小為x,則下列關系式中正確的是( )
A. 小球的重力勢能增加量為mgx B. 小球的動能增加量為1/2mv^2 C. 小球的機械能增加量為1/2mv^2 D. 小球的機械能增加量為mgx
2. 如圖所示,一質量為m的物體放在傾角為θ的斜面上,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當物體沿斜面下滑時,斜面對物體的作用力的大小為( )
A. mg B. mgcosθ C. mg(mgcosθ+μsinθ) D. mg(cosθ-μsinθ)
3. 如圖所示,一質量為m的滑塊從半徑為R的圓軌道的頂端靜止滑下,已知滑塊與圓軌道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求滑塊從頂端滑到底端所需的時間。
【答案】
1. B;C;D
2. D
3. 設滑塊下滑的高度為h,則由動能定理得:mg(h+R)=1/2mv^2-0,解得v=√(2gh+2mgR),滑塊下滑過程受重力、支持力和滑動摩擦力作用,由牛頓第二定律得:mg-μmgcosθ=ma,解得a=g(1-μcosθ),由運動學公式得:t=v/a=√(R/gμ)(√(gh+R)-R)
【解析】
第一題中,小球的重力勢能增加量等于小球下降的高度乘以重力加速度g,而水平位移的大小x并不等于下降的高度,所以選項A錯誤。小球的動能增加量等于合外力所做的功,即重力做功和摩擦力做功之和,選項B正確。小球下滑過程中除了重力做功和摩擦力做功之外,還有斜面對物體的支持力做功,所以小球的機械能增加量應該包括支持力所做的功和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選項C和D都正確。
第二題中,根據受力分析可知,斜面對物體的作用力與物體受到的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等大反向。由于物體沿斜面下滑時受到的摩擦力向上,所以斜面對物體的作用力方向豎直向上,大小等于物體的重力在垂直于斜面方向上的分力加上摩擦力的大小。根據受力分析可知,垂直于斜面方向上的合力為零,所以斜面對物體的作用力大小為mg(cosθ-μsinθ)。
第三題中,滑塊從頂端滑到底端的過程中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滑動摩擦力的作用。由于滑塊在圓軌道上滑動時受到的支持力和滑動摩擦力的合力指向圓心,所以滑塊下滑時做圓周運動。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知,滑塊的加速度大小為g(1-μcosθ),方向指向圓心。由于滑塊下滑的高度為R+h,所以由動能定理可知滑塊下滑所需的時間為t=v/a=√(R/gμ)(√(gh+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