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重慶物理的考試內(nèi)容有:
1. 力學:主要包括牛頓運動定律,動量定理,動能定理,萬有引力定律和圓周運動等基礎知識。
2. 電學:主要涉及庫侖定律和帶點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電容器的功能,電路設計,能量轉(zhuǎn)化和守恒定律等。
3. 熱學:主要包括分子動理論,熱力學定律和氣態(tài)方程等基礎知識。
4. 光學:主要涉及光的折射,反射和衍射等基礎知識。
5. 近代物理:主要包括原子核和粒子的性質(zhì)和規(guī)律等。
以上內(nèi)容僅供參考,具體內(nèi)容可能會因為考試年份和考試人而異,建議查閱當年的高考物理真題以獲取準確信息。
題目:一個質(zhì)量為m的物體,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從斜面底端沿光滑斜面向上運動,到達斜面上的某點A時,突然撤去恒力F,物體繼續(xù)沿斜面向上運動,最后停在斜面上的B點。已知物體運動到A點時的速度為v,AB之間的距離為d,重力加速度為g。試求:
(1)恒力F對物體所做的功;
(2)撤去恒力F時,物體在A點具有的動能;
(3)撤去恒力F后,物體到達B點時的速度。
解答:
(1)物體在恒力F作用下向上運動時,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拉力三個力的作用。根據(jù)動能定理,有:
W = (1/2)mv2 - 0
解得:W = (1/2)mv2
所以恒力F對物體所做的功為(1/2)mv2。
(2)撤去恒力F后,物體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根據(jù)動能定理,有:
- fs = 0 - (1/2)mv2
其中,f為摩擦力大小,s為AB之間的距離。
由于物體在AB之間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所以有:- f = a = (v2 - 0) / s
聯(lián)立以上三式可得:f = (gsinθ)(v2 - d2) / 2s
其中,θ為斜面的傾角。
所以撤去恒力F時,物體在A點具有的動能為(1/2)mv2 - fs = (1/2)mv2 - (gsinθ)(v2 - d2) / 2s
(3)撤去恒力F后,物體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根據(jù)動能定理,有:- fs = 0 - EKb
其中,EKB為撤去恒力F后物體到達B點時的動能。代入數(shù)據(jù)可得:EKB = (gsinθ)(v2 - d2) / 2s + (1/2)mv2
所以撤去恒力F后,物體到達B點時的速度為v - (gsinθ)(v2 - d2) / 2s√(2EKB / gsinθ)
希望這個例題能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