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必備的知識點較多,包括力、物體的運動、牛頓運動定律等等。以下是具體的一些內容:
1. 力: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可以從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性質三個方面來認識力。
2. 物體的運動:速度、加速度、勻變速直線運動是高中物理的重點和難點,需要掌握它們的概念、定義式、計算公式、單位等。同時,也需要理解它們的基本性質和規律。
3. 牛頓運動定律:牛頓運動定律是高中物理的基礎,需要掌握其中的慣性概念,理解其意義和本質。同時,也需要掌握牛頓第一定律、牛頓第二定律、牛頓第三定律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和應用。
4. 動量:動量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內容,需要掌握動量的概念、定義式、計算公式、單位等,同時也要理解動量的基本性質和規律。
5. 機械能:機械能是高中物理中常用的一個物理量,需要掌握其組成和守恒定律,同時也要理解機械能守恒的條件和應用。
6. 振動和波:振動和波是高中物理的難點之一,需要掌握它們的概念、周期、頻率、波速等基本概念,同時也要理解振動和波的傳播規律。
7. 電場:電場是高中物理中的重要內容,需要掌握電荷的基本性質、電場力、電場強度、電勢能等基本概念,同時也要理解電場線的概念和應用。
8. 磁場:磁場是高中物理的另一個難點,需要掌握磁場的基本性質、磁感應強度、安培力等基本概念,同時也要理解磁場的應用和磁場力的方向規律。
9. 電磁感應:電磁感應是高中物理的另一個難點,需要掌握感應電動勢的概念、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等基本概念和規律,同時也要理解楞次定律的應用和電磁感應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總之,高考物理必備的知識點較多,需要考生全面掌握。建議考生在備考時多做習題,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
質量為m=2kg的物體靜止在水平面上,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0.5,現用大小為F=10N,方向與水平方向成θ=37°角的斜向上的拉力拉物體,使物體開始運動,求物體在t=5s內通過的位移。
解題思路:
1. 對物體受力分析,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
2. 根據運動學公式求出物體在5s內的位移。
解題過程:
(1)根據題意可知,拉力F與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分別為:
$F_{合} = F - μmg = ma$
$F_{合} = F_{合}\cos\theta - f = ma$
其中,f = μ(mg - F_{合}\sin\theta)
聯立以上各式可得:$a = 5m/s^{2}$
(2)物體在5s內的位移為:$x = \frac{1}{2}at^{2} = \frac{1}{2} \times 5 \times 25m = 62.5m$
總結:該題主要考查了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的應用,屬于高考物理中的基礎題目。解題的關鍵是對物體受力分析,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根據運動學公式求出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