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學覺得高中雖然很重要,但是也要三年??,所以就認為高一不用重視,高二、高三才開始認真學習還來得及。其實不然,如果不抓住高中三年,三年就過去得很快。所以做好規劃很重要!
今天天天傾盡全力把高一到高三的每月活動安排表總結出來了,希望各位同學和家長看完之后,能提前規劃好高三的學習,在未來的高考中輕松取得好成績。
有的朋友認為:高中再緊張留學之路,畢竟也是三年,大一可以放松一下,“大一不要太緊張,大二、大三就可以好好準備高考了”。
但現實是,60%的初中非常優秀的學生,在高一就已經喪失了領先優勢,原因就是初中和高中學習的差距太大了!
高一成長過程事件表
9月至10月,盡快適應高中生活,掌握儀器知識,適應高中學習和生活的節奏。
十月中旬第一次期中考試,高中階段的第一次考試,會立即暴露問題→發現問題→調整解決(部分學校可能會將日期提前,在九月下旬或十月初進行第一次月考,考試性質不變)。
11月起,大部分學校會把高一第二學期甚至高二第一學期的學習內容移至高一第一學期進行,讓學生提前做好準備和適應。
1月初的期末考試是高中入學的第一次正式考試,高考中一些推薦、直接錄取、自主招生的名額選取也會將這次考試作為重要的參考標準(如果學校有月考的習慣,那么每次月考的成績也會作為標準之一)。
一月底到二月份寒假期間,進行一次全面的復習,彌補不足,提前為下學期的內容做好準備。
3月份,高二下學期開學,同學們需要快速進入學習狀態。
四月底學校會有期中考試,以數學為例,重點要復習三角函數的相關概念知識。
六月初,重點中學就開始教授高二的大部分知識,大家要跟上學習的節奏。如果期中考試成績好,要盡早開始復習,不要得意忘形;如果成績不好,要盡早調整,對之前的問題進行有效的分析總結。
七月初,學校就要舉行期末考試了,這次期末考試是對高一整個學期學習效果的一次考驗,也是高二開始兩級分化的前兆,要做好自我分析。
一年級各科重要提醒
語文:保證每天半小時閱讀
變化:高中語文與初中階段相比,有很大的跨越,強調學生自主閱讀和寫作,變“我要讀、我要寫”為“我要讀、我要寫”。因此,學好高中語文,要善于“發現”和“表達”。
數學:耐心+毅力+毅力
變化:高中數學的知識深度和能力要求較初中有了質的飛躍。內容較難、抽象,對分析能力要求較高。因此進入高中后成績下降是正常的,不必擔心考不上高分。態度端正,相信你能學好高中數學。
英語:語法和詞匯是兩個主要元素
變化:進入高中后,英語教材內容增多,跨度廣,不像初中一節課就能把知識點反復練習直至完全掌握,所以更注重自學,溫故而知新。高中英語注重培養閱讀能力,所以除了一定的練習外,還需要大量的自主閱讀。
物理: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變化:物理是高考理科綜合考試的科目之一,理科綜合總分為300分初中物理串講,物理占120分。從往年的高考成績來看,不少考生的物理成績并不好。
高中物理多為定量計算,初中物理多為定性計算,學習時應特別注意相關計算題。另外,物理是高中階段比較難的一門學科,培養興趣十分重要。學生可以有計劃地收看相關科普電視節目、閱讀相關書籍,以提升對物理的興趣。
化學:記憶與理解
變化:化學是理科中的文科,學習化學的過程既需要理科的邏輯推理,也需要文科的知識記憶和積累。同時,化學也是一門實驗學科,要學好化學,必須做好實驗,更注重培養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進入高二的學生會立刻感覺到高二的知識難度大大增加,同時由于要準備高考,幾乎所有學校都會把高三的知識壓縮到高二進行學習,同時文理科的綜合練習也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
因此,高二的整個學期都將在巨大的困難和壓力中度過,能否迎接今年的挑戰是高二學習成敗的關鍵。
高二成長過程大事記
9月至10月,學生正處于高二上學期的初步適應階段,逐漸進入高二的學習狀態,每節課的知識量大大增加,文理綜合課的出現更是增加了學生的不適感。國慶假期,學生往往開始放松。
11月初至11月底,是高二上學期的過渡期,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逐漸養成,高二上學期的學習形勢逐漸成型。
12月初,高中省考就要來了!屆時考試時間和科目都會提前公布。高中生的考試越來越重要,尤其是報考自主招生的學生,考試成績至關重要,考生和家長一定要重視。
12月初至1月中旬,高二上學期的深入學習和收尾階段,學習內容和難度進一步擴大,兩極分化現象開始顯現。
1月下旬至2月中下旬,高二寒假期間,利用難得的自由時間,好好復習反思期末考試,未雨綢繆,做好充足的準備,提前分擔高二下半年的學習壓力。
高二從2月底到4月底是一個重要的過渡時期,科學學習由具體的量化方面逐漸轉變為抽象的質化方面,部分學生的學習成績明顯下降,導致學習興趣下降,甚至產生學習厭惡情緒,學生之間的分化程度開始加深。
5-6月是高中學習能力和高考核心競爭力形成的關鍵階段,也是各科難度、容量最為集中的時期,很多同學前期積累的問題開始爆發。
7月初,高二即將結束初中物理串講,學生的能力也基本定型,兩極分化達到頂峰。高中的過渡期宣告結束,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能力也基本定型。
高三的學習不再僅僅關注“點”,更多的是關注“面”,注重點與點之間的聯系。
高考復習共分為三個層級:
第一層次:做一道題,理解一道題。
第二層次:能做一道題,并能做一類題。
第三層次:做一道題的時候,你會想到一個新的答案。
明確高三最重要的目標
1、明確目標——明確自己的高考目標,分析自己的水平,找準差距。對目標學校的情況要有初步了解(包括往年招生對比,有沒有加分限制)。如果不合理定位自己,就無法形成科學的規劃。
2、重視首輪復習——首輪復習是最全面、最系統的,也是大多數同學做的最認真、最有效的。在首輪復習中,切勿投機取巧、偏頗偏頗、巧取豪奪,這樣才能收獲最大,否則就會成為你高考成功路上難以逾越的障礙。
3、調整心態——高三,題目、考試層出不窮,家長、老師嘮叨個不停,再加上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很容易出現急躁、抑郁、迷茫、懶惰等情緒。此時,如果能及時調整,讓心態回到正軌,將是高考成功路上的一大進步。
4. 適當選擇 - 對于高中生來說,選擇課外輔導至關重要。老師的指導和建議可以幫助你更快進步,但課外輔導的形式多種多樣,例如:網課、班級輔導、系列課程、一對一輔導等。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合適的學習模式,以達到最短的時間和最好的效果。
高三學生全年成長歷程大事記表
高中模擬考試安排
7月至9月,學校會進行學期分析,制定合理計劃,并進行一輪回顧。
每年十月底十一月初,也就是期中考試的時候,大部分學校都會開始進行總結性復習。
期末考試將于次年一月初舉行。
寒假是從每年一月中旬到次年二月底。
次年3月初,第一輪模擬考試結束,第二輪復習緊鑼密鼓地開始。
次年4月初,第二次模擬考試開始了,第三輪復習開始了。
次年5月初進行第三次模擬考試,進行重點科目復習,找出問題,填補空白。
次年5月下旬,舉行第四次模考。
次年6月7、8、9日,各學校將舉行高考和大型招生咨詢會。
次年6月24日左右,高考成績公布,考生填寫高考報名表。
高二、高三必須強化的七種意識
1、目標意識:目標是導航、是方向、是動力。一是要有未來奮斗的目標,二是要有階段性的努力目標,當前最重要的是找到實現未來目標的目標差距。
2、基礎意識:基礎是能力的基礎,沒有基礎就沒有能力。基礎是通過長期、廣泛、反復的練習積累和掌握的。所以,在基礎這方面,不能急功近利,要有打持久戰的思想準備。打好基礎要早下手,查缺補漏的工作在第一輪復習中就要基本解決。不要指望第二學期就補上(利用暑假、寒假、周末是比較可行的方案)。
3、總分第一意識:高考不是單科的競爭,而是綜合實力的競爭,是總分的競爭。為此,要牢固樹立總分第一意識,不能因個人興趣愛好而偏重某一科目,而要力爭各科目達到基本平衡。當然,初期可以側重某些方面,有針對性地彌補相對薄弱的科目。后續階段要保持相對平衡,力爭在總分上有所突破。
4、規范細節意識:高考考的是基礎知識與綜合能力,考的是標準與細節,因此,規范細節意識要融入到復習備考的整個過程,從每一次作業、每一次考試開始。
5、計劃意識:計劃是行動的指南,是完成階段任務的重要保障,對于高三學生來說尤為重要。在復習備考的第一階段,宏觀上要制定好學期計劃,微觀上要制定好周計劃和日計劃,每次月考前要制定好短期復習計劃。
6、反思糾錯意識:反思糾錯是一個發現和提高的認知過程,反思糾錯的過程是進步的重要保障。作為高三學生,一定要學會反思,強化糾錯意識。具體來說,要學會學習后反思、做完作業后反思、大考后反思。建議每個學生都設立一本反思糾錯簿,落實反思糾錯的具體措施。
7、身心平衡:身心平衡是保證復習備考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所謂身心平衡,就是要學會勞逸結合,緊張與放松要適當平衡,動靜結合。上課時要認真學習,下課時要徹底放松。始終保持飽滿的精神狀態和正常的學習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