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高考最后一題通常是綜合性試題,可能包括實驗題和計算題。實驗題可能要求學生設計一個新的實驗來驗證某個物理原理或測量某個物理量,或者要求學生分析實驗數據并得出結論。計算題可能涉及到復雜的運動學或動力學問題,或者要求學生應用電學、磁學、光學等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
此外,最后一題也可能包含一些選做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優勢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題目進行解答。總的來說,高考物理最后一題的難度較大,需要學生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和靈活的解題能力。
題目:一個質量為$m$的小球,從高度為$H$的斜面頂端自由下滑,斜面的傾斜角為$\alpha$。已知斜面的摩擦因數為$\mu$,試求小球下滑到底端時的速度和加速度。
分析:
1. 小球在斜面上下滑時,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三個力的作用。
2.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可以求出小球下滑到底端時的速度和加速度。
解答:
1. 小球在斜面上下滑時,受到的重力$G = mg$,支持力$N = mg\cos\alpha$,摩擦力$f = \mu mg\sin\alpha$。
2.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得$mg\sin\alpha - \mu mg\cos\alpha = ma$,其中$a$為小球加速度。
3. 根據運動學公式,可得$v^{2} = 2aH$,其中$v$為小球下滑到底端時的速度。
綜上所述,小球下滑到底端時的速度為$\sqrt{2gH(\sin\alpha - \mu\cos\alpha)}$,加速度為$\frac{mg\sin\alpha - \mu mg\cos\alpha}{m}$。
這道題目綜合運用了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等多個知識點,需要考生對物理知識有較好的掌握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