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中,力的種類包括:重力(萬有引力)、彈力、摩擦力、分子力、電磁力以及核力。
其中,重力(萬有引力)是所有物體之間相互作用的力,彈力是發生形變的物體對跟它接觸施加力的物體產生的力,靜摩擦力是兩個相對運動的物體間存在的阻礙相對運動的作用力,摩擦力是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要發生或已經發生相對運動時,在接觸面上產生的阻礙相對運動的力,分子力是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其產生的原因就是大量分子頻繁地碰撞器壁而產生的; 電磁力是電荷或點磁體周圍存在著的一種特殊物質,能使磁體受到磁力的作用;核力是原子核之間的相互作用力。
建議咨詢專業人士了解更多信息。
題目:一個質量為5kg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個大小為20N的水平外力,求物體所受的合外力。
解析: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受到哪些力的作用。根據題目描述,物體受到兩個力的作用:水平外力和地面的支持力。
水平外力的大小為20N,方向水平向右。這個力可以直接使用。
地面的支持力是一個垂直向上的力,大小為物體的重力減去水平外力產生的壓力。根據重力公式G = mg,可求得物體的重力為50N。水平外力產生的壓力大小也為20N,所以地面的支持力為50 - 20 = 30N,方向豎直向上。
將這兩個力相加,即可得到物體所受的合外力:20N + 30N = 50N。
合外力方向水平向右。
總結:這個題目考察了學生對力的基本概念和計算方法的掌握情況,包括力的方向、大小、合成等。同時,也考察了學生能否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模型,進行定量計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