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理綜物理包括以下內容:
力學部分:
1. 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
2. 牛頓運動定律
3. 動量定理和動量守恒定律
4. 機械能守恒定律
5. 碰撞
6. 振動和波
7. 機械振動和機械波
8. 重力勢能
9. 曲線運動規律
10. 實驗: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熱學部分:
1. 分子動理論
2. 熱力學第一定律
3. 氣體實驗定律
電磁學部分:
1. 電場強度和電勢能
2. 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
3. 磁場和磁感應強度
4. 安培力與洛倫茲力
5. 帶電粒子在電磁場中的運動
6. 電磁感應基本規律
7. 交變電流(感、容)的特性及應用
8. 電磁場和電磁波(電磁振蕩、電磁波的傳播)
以上是2011高考理綜物理的部分內容,具體考試范圍和難度可能會因地區和學校的不同而有所變化。
題目:
(本題滿分12分)
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質量為m的物體,在一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由靜止開始運動,在時間t內的位移為x,求:
1. 物體受到的阻力大小;
2. 如果撤去拉力F,物體在t秒末的速度是多少?
解析:
1. 根據運動學公式,我們有:$x = \frac{1}{2}at^{2}$,其中a是物體的加速度。由于物體受到恒力F的作用,因此它的加速度為:$a = \frac{F}{m}$。將此加速度代入運動學公式,我們得到:$x = \frac{Ft^{2}}{2m}$。
由于物體受到的力只有F,所以F的沖量等于物體的動量變化,即:$Ft = m\Delta v$,其中$\Delta v$是物體在時間t內的速度變化。將此沖量公式代入運動學公式,我們得到:$Ft = m(v - v_{0})$,其中v是物體在時間t末的速度,v_{0}是物體開始運動時的速度。將此式代入前面的運動學公式,我們得到:$x = \frac{mv_{0}}{2} - \frac{mv^{2}}{2F}$。
由于物體受到的力只有恒力F,所以它的動能定理可以表示為:Fx = \Delta E_{k}。其中\Delta E_{k}是物體的動能變化。將此式代入前面的運動學公式和動量變化公式,我們得到:阻力大小f = F - \frac{mv^{2}}{x}。
因此,物體受到的阻力大小為f = \frac{mv^{2}}{x}。
2. 如果撤去拉力F,物體在t秒末的速度仍然是v。根據動量定理,我們有:$f \cdot t = mv - mv_{0}$。將阻力大小代入此式,我們得到:$v = \frac{x}{t} \cdot (v_{0} + \frac{mv_{0}}{x})$。
答案:(1)f = \frac{mv^{2}}{x};(2)v = \frac{x}{t} \cdot (v_{0} + \frac{mv_{0}}{x})。
請注意,這只是一個可能的例子,實際的題目可能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