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全國卷2高考物理包括以下內容:
1. 考綱的考查內容:主要包括運動的描述、相互作用、力與物體的平衡、牛頓運動定律等。
2. 曲線運動和萬有引力:曲線運動和萬有引力定律及其應用,包括運動的合成與分解、平拋運動、勻速圓周運動等。
3. 動量與能量:動量和能量及其守恒定律,包括動量定理、動量守恒定律、碰撞等。
4. 振動和波:簡諧運動的規律,波動現象等。
5. 電場和磁場:電場和磁場的基本性質,電磁感應定律等。
6. 熱學:分子動理論、熱力學定律等。
此外,高考物理試題的難度分為容易題、中等難度題和難題,其中中等難度題和難題的比例約為7:3。這些題目通常不會超出考綱的范圍,但可能會涉及一些較為抽象的概念或較為復雜的物理過程。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建議通過歷年真題了解更多信息。
題目:
【2016年全國卷Ⅱ,物理,選擇題】
一個物體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受到一個拉力的作用,并沿著一個半徑為R的圓弧軌道運動。已知物體的質量為m,拉力的大小為F,圓弧的圓心角為θ,求物體運動到最高點時拉力的最小值。
解析:
在最高點時,物體受到的向心力是由拉力F提供的。根據向心力公式F = m v2 / R,我們可以得到v = sqrt(F R / m)。由于物體在最高點時的速度方向是沿切線方向的,所以我們需要求出拉力F的最小值。
當拉力垂直于軌道施加時,拉力最小。此時,物體受到的合力為零,只受到重力的作用。根據牛頓第二定律,重力提供向心力:mg = m sqrt(F R / m)2。解這個方程可以得到F = mg R / (R - θ)。
答案:當拉力垂直于軌道施加時,物體在最高點時受到的最小拉力為F = mg R / (R - θ)。
這個題目考察了學生對圓周運動的理解和向心力公式的應用。它需要學生理解圓周運動中的向心力和拉力的關系,以及如何應用向心力公式來求解問題。同時,它也考察了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包括解方程的能力和三角函數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