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物理主要涉及以下內容:
1. 電磁學部分:包括電場,電路,磁場,電磁感應等。這部分內容涉及大量物理公式,理解和記憶這些公式是考試能否取得好成績的關鍵。此外,考生還需要注意公式的適用條件和范圍,以及各種物理量之間的聯系。
2. 光學部分:包括光的干涉,衍射,折射等。這部分內容需要考生理解光的波動性,掌握干涉和衍射的條件和規律,以及注意折射率在光學中的應用。
3. 力學部分:包括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動量守恒定律的應用等。考生需要熟練掌握這些基本定律和定理,并能夠根據題目條件選擇合適的物理模型進行求解。
4. 實驗部分:包括電學和力學實驗。考生需要掌握實驗的原理、實驗儀器的使用方法、實驗數據的處理方法等。同時,考生還需要注意實驗的誤差分析和數據處理方法,這是考試中經常涉及的內容。
此外,考生還需要注意一些細節問題,如物理量的單位、符號、符號單位的一致性等。同時,考生還需要加強自己的物理思維能力和解題技巧,這可以通過多做題、多總結、多思考來實現。
總之,2016高考物理主要涉及電磁學、光學、力學和實驗等內容,考生需要全面掌握相關知識,加強自己的物理思維能力、解題技巧和實驗能力,才能取得好成績。
題目:
【方案一】用稀硫酸直接處理廢水,發現廢水仍渾濁。原因是:
(1)稀硫酸與廢水中的銅反應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硫酸銅微粒;
(2)稀硫酸與廢水中的雜質反應生成了微溶于水的硫酸鈣、硫酸鋇等沉淀物。
【方案二】用氫氧化鈉溶液代替稀硫酸處理廢水,發現廢水澄清透明,說明氫氧化鈉溶液能與廢水中的硫酸銅反應生成了氫氧化銅沉淀。
【方案三】用氧化鐵代替氫氧化鈉溶液處理廢水,發現廢水仍渾濁。原因是:氧化鐵與廢水中的硫酸銅反應生成了硫酸亞鐵和銅,銅不溶于水,仍留在廢水中。
【實驗探究】取少量濾液,向其中加入氯化鋇溶液,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濾液中含有硫酸根離子。
【問題討論】
(1)在上述三個方案中,方案二和方案三都涉及到了化學反應,它們發生的化學方程式為:
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三個方案中,方案一和方案三都涉及到了過濾操作,過濾操作除了需要玻璃棒、漏斗外,還需要的玻璃儀器是_______________。
【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了化學方程式的書寫以及過濾操作的相關知識。根據已有的知識即可解答。
【解答】
($1$)①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化學方程式為:$CuSO_{4} + 2NaOH = Cu(OH)_{2} \downarrow + Na_{2}SO_{4}$;
②氧化鐵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化學方程式為:$Fe_{2}O_{3} + 3CuSO_{4} = FeSO_{4} + 3Cu \downarrow$;故填:$CuSO_{4} + 2NaOH = Cu(OH)_{2} \downarrow + Na_{2}SO_{4}$;$Fe_{2}O_{3} + 3CuSO_{4} = FeSO_{4} + 3Cu \downarrow$;
($2$)過濾操作除了需要玻璃棒、漏斗外,還需要的玻璃儀器是燒杯;故填: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