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物理天津卷包括以下部分:
1. 必考題:
第一部分 物理規律、物理概念、物理實驗基礎(共7道選擇題,每題4分,共28分)
第二部分 力學(共7道選擇題,每題4分,共28分)
第三部分 電學(共7道選擇題,每題6分,共42分)
第四部分 實驗題(共30分)
2. 選考題:
物理選修3-5(共6道題,每題6分,共36分)和物理選修3-3(共6道題,每題4分,共24分)。
請注意,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試題內容請以實際為準。
題目:
在某次跳高比賽中,一位選手在助跑后起跳,他跳過的高度為1.8m。已知他助跑的初速度為12m/s,且他的重心在空中的運動軌跡為一條拋物線。求他起跳時對地面的作用力。
解析: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起跳時的速度和起跳時的加速度之間的關系。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我們可以得到:
F = ma + m v^2/2g
其中,F 是地面對選手的作用力,m 是選手的質量,v 是起跳時的速度,g 是重力加速度。
接下來,我們可以通過運動學公式來求解起跳時的加速度。根據題意,選手的重心在空中的運動軌跡為拋物線,因此我們可以假設他在空中運動的時間為t,那么他上升的高度為1.8m,而他助跑的距離為v t。這兩個距離相等,因此可以解出t。
有了t和v,我們就可以帶入上面的公式求解出作用力F。
答案:
由于題目中給出的信息有限,所以答案可能會有所不同。但是這個例子展示了如何使用物理知識來解決一個實際問題,并涉及到了一些重要的物理概念,如牛頓第二定律、運動學公式等。
請注意,這個題目只是一個例子,實際的物理題目可能會更復雜,需要更多的信息才能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