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選修知識點包括動量守恒定律、波粒二象性、原子結構等。
具體來說,選修一有機械振動和機械波,選修三有動量守恒定律和波粒二象性。選修一和選修三的原子結構部分有一定難度,選修四(熱力學)第一章也可能會出選擇題。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建議通過歷年真題了解更多信息。
【題目】有一個長方體容器,長、寬、高分別為10cm、5cm和2cm。容器中裝有1cm深的水,并放置一個長、寬、高分別為4cm、4cm和2cm的長方體鐵塊?,F在將鐵塊取出,液面會下降多少?
【分析】
首先,我們需要理解液體動量過濾的概念。在液體中加入物體時,液體和物體的動量會發生變化。當物體被取出時,液體的動量會重新分布,因此液面的高度也會發生變化。
1. 寫出液體和物體的初始動量表達式。
2. 計算加入物體后的動量變化。
3. 計算物體被取出后的動量變化。
4. 根據動量守恒定律,計算液面高度變化。
【解答】
初始狀態下,液體的動量表達式為:P1 = ρV1 = 1 × 10^-3 × 1 × 10^-2 × 2 = 2 × 10^-4 kg·m/s
加入物體后,物體的動量為:P2 = ρV2 = 4 × 10^-4 kg·m/s
加入物體后,由于物體被取出,因此動量變化為:ΔP = P2 - ( - P1) = 6 × 10^-4 kg·m/s
根據動量守恒定律,液體的動量變化等于液面高度變化乘以水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因此,液面高度變化為:Δh = ΔP/(ρg) = (6 × 10^-4)/(1 × 10^3 × 9.8) = 7.4 × 10^-6 m = 7.4 μm
所以,液面會下降7.4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