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物理浙江卷包括以下題目:
1. 必考題:
第一部分:選擇題(共8小題,每小題4分,共32分)
第二部分:實驗題(第25題,滿分12分)
第三部分:計算題(第26題,滿分9分;第27題,滿分14分)
2. 選考題(共三道題目,考生只能選擇其中一道或兩道解答,每題10分)其中一道題目是選修3-5,主要內容涉及動量守恒定律和波爾氫原子模型。
請注意,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試題內容和難度可能因實際情況而有所變化。
例題:【2016浙江卷】如圖所示,在xOy平面內有一列沿x軸正方向傳播的簡諧橫波,波速為v=4m/s,頻率為f=1.5Hz。在t=0時刻,波的波峰恰好出現在點A處,經過一段時間,質點A第一次到達正向坐標軸位移最大值的位置。已知點A到原點的距離為x=3m,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波的傳播方向沿x軸正方向
B. 波長為2m
C. 波速可能為6m/s
D. 經過時間t=0.5s,質點A第一次到達正向坐標軸位移最大值的位置
【解析】
由題意可知,質點A第一次到達正向坐標軸位移最大值的位置時,質點A與原點的距離為半個波長,即$x = \frac{n}{2} \times \lambda$,其中$n = 1$,所以$\lambda = \frac{2x}{n} = \frac{2 \times 3}{1}m = 6m$,所以波長為$6m$,選項B錯誤;由題意可知,質點A第一次到達正向坐標軸位移最大值的位置時,質點A與原點的距離為半個波長加上一個周期,即$x = \frac{n}{2} \times \lambda + \frac{T}{4}$,其中$n = 1$,所以$T = \frac{4x}{n\lambda} = \frac{4 \times 3}{1 \times 6}s = 2s$,所以周期為$2s$,頻率為$f = \frac{1}{T} = 0.5Hz$,選項C錯誤;由題意可知,質點A第一次到達正向坐標軸位移最大值的位置時,質點A與原點的距離為半個波長加上一個周期加上半個周期的一半,即$x = \frac{n}{2} \times \lambda + T + \frac{T}{4}$,其中$n = 1$,所以時間間隔為$\frac{t}{T} = \frac{x - \frac{T}{4}}{n\lambda} = \frac{3 - \frac{2}{4}}{6}s = 0.5s$,選項D正確;由題意可知,質點A第一次到達正向坐標軸位移最大值的位置時,質點A與原點的距離為半個波長的奇數倍,所以質點A在負方向最大位移處或零位移處振動,所以波的傳播方向沿x軸負方向或沿y軸正方向傳播,選項A錯誤。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