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的高考物理中,力學部分通常會考察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 運動學:包括對物體運動狀態的分析,以及用圖像和公式求解基本運動學問題。
2. 牛頓運動定律和動量:考察對牛頓運動定律的理解和應用,以及動量和沖量的相關問題,如動量守恒、碰撞、反沖等。
3. 功和能:包括功的計算,動能和動能定理,以及勢能和機械能守恒的內容。這部分內容常常涉及彈簧問題、能量守恒和轉化的問題。
4. 剛體力學:如果高中物理課程中有學習到剛體力學,考生需要注意剛體力學特有的概念和公式,如角加速度、角動量、力的向心力等。
請注意,具體的考試內容和難度可能會根據不同的省份和考試大綱有所變化,因此考生需要仔細查看自己的考試大綱,以確保對考試內容的全面了解。
題目:一個質量為5kg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個大小為20N的水平外力作用,從靜止開始運動,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2,求物體的加速度大小。
解答: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物體的受力情況。物體受到重力、地面的支持力和地面的摩擦力,其中摩擦力是由外力(即外力)和滑動摩擦因數(即0.2)決定的。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
a = (F - μmg) / m
其中,F 是外力,μ是滑動摩擦因數,m是物體質量,g是重力加速度。
在這個問題中,我們已知外力大小為20N,物體質量為5kg,滑動摩擦因數為0.2。將數值代入公式,得到:
a = (20 - 0.2 × 5 × 10) / 5 = 3.6 m/s2
所以,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3.6 m/s2。
這個例題涵蓋了牛頓第二定律、滑動摩擦力和加速度等力學基礎知識,同時也考察了學生應用這些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高考物理中,這樣的題目通常會以選擇題或填空題的形式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