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物理試卷分析如下:
1. 試卷結構與題型特點:2016年高考物理試題采用選擇題與非選擇題兩大類題型,分值分布合理,其中選擇題占72分,實驗題占32分,計算題占74分,題型穩定,難度適中。
2. 重視物理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考查:試卷考查了物理學科的基本概念、規律和它們在生活、生產及科技中的應用。
3. 突出物理學科特點,注重科學思維能力考查:試卷在保持穩定的基礎上,適當加大難度,注重對科學思維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
4. 試卷題型設計合理,覆蓋面廣:試題覆蓋了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識內容,各知識點的覆蓋率達到80%以上。
5. 重視實驗能力考查:試題加強了實驗基本技能的考查,同時還加強了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的考查。
6. 關注科技發展,體現時代特征:試題中涉及了很多現代科技知識,體現了時代特征。
7. 試卷加強了應用能力的考查:試卷在保持穩定的基礎上適當加大難度,其中計算題就是一道聯系實際的應用型題目,體現了物理知識在解決生活、生產及科技中的應用。
總的來說,2016高考物理試卷是一份難度適中、覆蓋面廣、體現時代特征的優秀試卷。
2016年高考物理試卷第24題
本題主要考查了帶電粒子在復合場中運動的問題,綜合性較強,難度較大。
題目描述:在電場和磁場的復合場中,一個帶電粒子在重力作用下,先在電場中加速,后進入磁場中偏轉,其運動軌跡為一直線。已知在加速過程中,該粒子得到的動能與其質量之比保持不變。求該粒子在磁場中運動時可能的最大速度。
分析:
1. 題目要求出粒子在磁場中的最大速度,因此需要先分析粒子的運動軌跡,確定其運動性質。
2. 根據題目條件,粒子的動能與其質量之比保持不變,因此可以確定粒子的速度與質量之比也是不變的。
3. 在磁場中,粒子受到洛倫茲力作用而發生偏轉,因此需要分析洛倫茲力與粒子速度的關系,確定粒子的運動軌跡。
解題過程:
1. 粒子的運動軌跡為一直線,說明粒子在電場中的加速和磁場中的偏轉都滿足一定的規律。
2. 在電場中,粒子受到恒定的電場力作用而加速,因此其加速度也是恒定的。根據動能定理,粒子的動能與電場力做的功成正比,因此粒子的動能與其質量之比保持不變。
3. 在磁場中,粒子受到洛倫茲力作用而發生偏轉,其偏轉角度與磁感應強度、粒子的速度和軌道半徑有關。根據洛倫茲力公式,可以得出粒子的最大速度與軌道半徑的平方成正比。
綜上所述,粒子的最大速度為:v = (mv_0^2/m + qvB)^0.5其中m為粒子質量,q為粒子電量,B為磁感應強度。
這道題目考察了學生對帶電粒子在復合場中運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物理知識和思維能力。同時,題目還考察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一定的難度和挑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