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3-5部分的知識點包括:
1. 曲線運動的理解和應用。
2. 兩個重要極限:物體做圓周運動時,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認為物體受到的所有的力都沿半徑指向圓心,且指向圓心方向的力就是向心力。這是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的條件。
3. 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是物體的速度方向與合外力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當物體所受的合外力和加速度在一條直線上,且合力不為零時,物體可以做曲線運動。
4. 勻速圓周運動的特點: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所受各作用力的合力(向心力)大小不變,方向始終指向圓心;作用效果:產生向心加速度,改變速度的方向,不改變速度的大小。
5. 動量定理的應用(包括直線碰撞和能量損失的碰撞問題)。
6. 反沖運動的應用(火箭升空、水上射擊游戲)。
7. 動量守恒定律的應用和局限性。
8. 彈性碰撞和非彈性碰撞的特性。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具體還需結合物理教材和教輔資料。
例題:
在一個光滑的水平面上,有兩個質量相同的球A和B,它們以相同的速度開始相向運動,其中一個球A碰到一個豎直的墻壁,發生完全非彈性碰撞。求兩球在碰撞后的速度。
【分析】
由于碰撞是完全非彈性的,所以碰撞過程中動量守恒,機械能損失最大。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和碰撞前后的總動能關系,可以求得碰撞后兩球的速度。
【解答】
設兩球的質量為m,碰撞前球A的速度為v1,碰撞后球A的速度為v1',球B的速度為v2。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得:
mv1 - mv2 = 2mv1'
由于碰撞是完全非彈性的,所以碰撞后的總動能不減少,即:
0.5mv1^2 + 0.5mv2^2 = 0.5 × 2mv1'^2
解得:v1' = (v1 + v2)/2
由于碰撞前后的總動能不變,所以碰撞后球B的速度v2為負值,即v2 = - (v1 + v2)/2。
因此,碰撞后球A的速度v1'為正,球B的速度v2為負,且v1' < v1。
【分析結論】
本題是一道關于動量守恒定律的例題,通過求解碰撞后兩球的速度,說明了在完全非彈性碰撞中,動量守恒且機械能損失最大。同時需要注意碰撞前后的總動能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