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常考實驗包括:
1. 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
2. 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
3. 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的實驗
4. 探究動能定理實驗
5. 探究彈簧彈力與彈簧伸長關系的實驗
6. 用多用電表研究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實驗
7. 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
8. 探究單擺周期與擺長的關系實驗
9. 探究影響平行板電容器電容的因素實驗
這些實驗都是高考物理中經常出現的,需要考生重點掌握。同時,考生還需要注意實驗原理、實驗操作步驟、數據處理方法等細節問題。
實驗名稱:用DIS研究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
實驗目的:通過實驗探究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并使用計算機技術進行數據采集和分析。
實驗器材:
1. 數字信息交換系統(DIS)裝置一套;
2. 小車一個;
3. 光電門一個;
4. 細繩一條;
5. 小桶一個;
6. 砝碼若干。
實驗步驟:
1. 將小車固定在DIS數據采集器上,并連接好光電門和小車。
2. 將細繩連接的小桶內加入一定質量的砝碼,拉動小車,使小車在斜面上運動,記錄小車的運動速度和通過光電門的瞬時速度。
3. 改變小桶內砝碼的質量,重復步驟2,共進行五組實驗。
4. 使用計算機技術對采集的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
實驗結果:
通過計算機數據分析,發現小車的加速度與小桶內砝碼的質量成反比關系。即當質量增加時,加速度減小;當質量減小時,加速度增大。
實驗結論:
通過實驗探究,我們發現小車的加速度與小桶內砝碼的質量成反比關系。這一結論對于理解牛頓第二定律和動力學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