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模型總結包括以下幾種:
1. 運動學中的“相遇問題”,通常可以歸結為兩類:一是多次相遇問題,二是同一直線上相向而行的相遇問題。
2. “傳送帶”模型主要是研究物體在傳送帶上受到的摩擦力。
3. “子彈打木塊”模型中,主要是研究動能和內能的變化。
4. “臨界狀態”模型,常常出現在臨界位置時物體的受力情況,此時物體的運動狀態往往有兩個或多個方向。
5. “臨界狀態”模型在連接體問題中常常出現在繩子繃緊的瞬間,連接體中彈簧的壓縮和伸長量的問題等。
6. “豎直平面內的圓周運動”模型,常常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繩牽引的圓周運動;第二種是桿或彈簧牽引的圓周運動;第三種是圓環和套在圓環內的物體組成的系統。
7. “動量守恒”模型通常包括碰撞、反沖、爆炸等模型。
8. “電磁感應”模型中的“導體棒運動與安培力”問題,常常與牛頓運動定律、運動學、能量守恒等結合。
9. “帶電粒子在復合場中的運動”模型,常常與牛頓第二定律結合。
10. “單擺”模型中,通常涉及周期、振幅、能量等問題。
此外,還有繩拉小球模型、繩牽引圓周運動模型、桿牽引圓周運動模型、類平拋運動模型(即拋體運動)、圓周運動與平拋運動的臨界狀態模型、多過程類問題模型等。
這些模型是高考物理的重要內容,在復習時可以針對每個模型進行深入分析和總結,以更好地應對高考物理考試。
高考物理模型總結:動量守恒模型
例題:
一質量為 m 的小球,以初速度 v0 撞向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靜止木塊,并與其一起以 v 運動,設小球對木塊的作用力為 F,已知木塊對小球的碰撞時間極短,且碰撞過程中沒有機械能損失。
【分析】
1. 碰撞過程系統動量守恒,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列式求解即可。
【解答】
設木塊的質量為 M,取小球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則有:
mv0 = (m + M)v
由題意可知:Ft = (m + M)v - mv0
解得:F = mv0(M + m)v - mv0M
【分析】
本題考查了碰撞模型的應用,知道碰撞過程中系統動量守恒是解題的前提,應用動量守恒定律和動能定理即可解題。
【注意】
碰撞過程中沒有機械能損失,說明碰撞過程中系統機械能守恒,不能根據能量守恒列式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