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沈陽一零七中教育集團物理學科工作坊培訓活動
秋風爽朗,桂花香飄,在這碩果累累的金秋時節,沈陽一零七中學教育集團收到沈陽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院長荊敏的邀請,承擔教育部、2023年內蒙古東區推廣使用國家統一教材、提高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能力培訓專項培訓。本次活動由興安盟教育局、沈陽師范大學主辦,沈陽一零七中學教育集團、沈陽劉新梅物理大師工作室承辦,于9月12日、9月15日以“學科教研+專題講座+課堂觀摩+反思討論”的形式舉辦。沈陽師范大學研究生導師劉彥超博士帶領內蒙古興安盟80余名初中物理教師參加。
本次活動得到了集團領導的大力支持,集團校長姚志平、副校長徐陽、副校長張忠仁、副校長張菁菁等領導,以及集團全體物理老師參加了此次活動。
活動伊始,集團校長姚志平對遠道而來的興安盟老師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并指出,格物致知,格物致知之后,方有所得。集團將始終秉持開放包容的心態,以誠相待,相互學習,共同成就,共同推動教育教學創新發展。
第一部分 學科教學與研究
首先由八年級物理組進行集體匯報,集體匯報的題目是聲音現象單元第二章的章末回顧,由八年級物理預備組組長田丹老師準備。
物理團隊針對新課程標準,從物理概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四個維度進行了深入探索分析,結合學習情況,利用智慧教室對學生錯題進行分類,精準識別學生本章的易錯點和難點,并基于智慧教室平臺推送的詳盡智力測試數據,進行分享、碰撞、融合、提升,并進行深入討論。
為了突出重點、攻克難點,物理團隊最終確定從知識組織、實驗推進、應用拓展三個方面設置學習推進,依托智慧教室,以小組合作學習為手段,以實驗探索為重點,幫助學生提升物理核心素養。并對實驗設置、重點難點分析、易犯錯誤分析、教學流程設置、課后練習安排等進行了詳細探討。
第二部分 專題講座
主題工作坊主持人劉新梅向大家匯報了校本培訓的開展過程,以及新智慧教育環境下集團“三精兩智”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和“一核四環”物理高效課堂模式。在“新課標”“雙減”背景下,智慧教育可以有效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和學習負擔,在拓寬內容深度和廣度的同時,依托大數據平臺精準對標,針對學生近期學習中的“難點”和“難點”進行系統梳理和針對性突破;通過暢言智慧課堂的及時反饋,可以實時了解學生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因材施教,提高課堂效率;同時,平臺還能精準發現學生知識上的差距,還可以根據學習情況“量身定制”,以個性化的方式推送學習資源,讓學生有更大的參與感、獲得感和滿足感!
第三部分 課堂觀察
“兩會兩研”過程中,物理備課組發現學生在本章學習過程中對音高、響度等概念存在困惑,通過小組討論,在課堂上設置了超前實驗,突破教學重點、難點,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通過上手實踐、認真觀察、耐心傾聽等方式,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
9月15日,田丹老師進行了《聲學現象綜述》課堂報告,通過互動評估模塊、小組合作學習,同學們實現了自我突破與成長!
第四部分:反思與討論
智慧教育提升了物理復習課的效率,對比實施前后的智力測試數據,學生答對率明顯提升沈陽初中物理,進一步加強了對概念的理解和知識的內化,同時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更加積極主動。
最后,沈陽師范大學劉彥超博士進行了精彩點評。在教育技術幫助學生成長發展的同時,我們還需要繼續挖掘物理獨特的教育價值,用數字技術賦能,讓人工智能助力物理教育。專家高水平、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點評和解答,讓大家在黑夜中看到了曙光。
分析事物才能明理,研究事物才能得知識。落實立德樹人目標、提升學科核心素養的最后一公里在課堂。我們將砥礪前行沈陽初中物理,做好教育加減法,在學科教育和能力培養提升上做加法,在課業減負上做減法,不斷改進教學貝語網校,優化設計,用實際行動奉獻教育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