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常考物理實驗包括:
1. 游標卡尺的使用實驗。
2. 實驗:探究動能定理。
3. 實驗: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量的關系。
4. 伏安法測量:電阻、電流、電壓等實驗。
5. 驗證機械能守恒實驗。
6. 單擺實驗。
7. 多用電表的使用實驗。
8. 碰撞實驗。
9. 長度測量:用螺旋測微器(千分尺)或用多用電表的歐姆檔測量長度的實驗等。
此外,還有油膜法測分子直徑的物理實驗、描繪小電珠伏安特性曲線實驗、測定玻璃的折射率等實驗,以及力學、電學、光學實驗的一些基本儀器使用的練習。
這些實驗在高考中通常以填空題或作圖題的形式出現,因此平時練習時應注意實驗原理、實驗操作、數據處理、誤差分析等。
實驗名稱:用打點計時器測量加速度
實驗目的:通過打點計時器記錄小車在紙帶上的運動情況,利用公式計算小車的加速度。
實驗器材:打點計時器、紙帶、小車、滑輪、細繩、鉤碼等。
實驗步驟:
1. 將小車放在斜面上,用細繩連接小車和鉤碼,啟動打點計時器。
2. 記錄小車在紙帶上的運動情況,并保存好紙帶。
3. 利用公式計算小車的加速度,即 a = (x4 + x5 + x6 - x1 - x2 - x3)/9T^2。
注意事項:
1. 確保打點計時器正常工作,避免出現漏電、電源不足等問題。
2. 調整斜面角度,使小車能夠順利下滑并穩定運動。
3. 確保紙帶沒有褶皺或破損,以便準確記錄數據。
4. 計算加速度時,注意單位轉換和誤差處理。
實驗結果:通過實驗,我們得到了小車的加速度數值,并與理論值進行比較,驗證了實驗的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