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2017高考物理學史的部分內容:
1. 伽利略的自由落體定律是建立在斜面實驗基礎上的,通過邏輯推理,將斜面實驗得到的結論推廣到斜面傾角為90°(即自由落體)的情形。
2. 牛頓在1688年發表的論文《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里,對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進行了描述。
3. 密立根通過油滴實驗,發現了電子的存在。
4. 德布羅意在1927年提出所有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5. 湯姆孫利用云室研究電子的徑跡,證實了電子的粒子性。
6. 盧瑟福通過a散射實驗,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
7. 查德維克發現了中子。
8. 蓋爾曼提出了夸克模型,并在幾年后得到了實驗驗證。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可能并不全面,建議查閱相關書籍或者資料。
問:請簡述伽利略對物理學的重要貢獻。
答案:伽利略是物理學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通過對自由落體運動和拋射運動的研究,推翻了長期以來對物體運動規律的傳統認識。他通過實驗和觀察,提出了自由落體是一種勻加速運動,并發現了拋射角為零的拋射物在斜面上會以相同的速度垂直下落。這些發現對物理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為牛頓的經典力學奠定了基礎。
這道題目并沒有具體涉及到具體的物理公式或實驗細節,只是簡單地提到了伽利略的重要貢獻,因此可以過濾掉具體的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