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卷高考物理題型包括選擇題、實驗題、計算題等。其中,選擇題一般為單選題,考察內容較為基礎,部分題目可能涉及較難理解的概念。實驗題通常包括實驗設計、實驗操作、實驗數據處理等內容,需要考生根據題目給出的信息,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計算題一般包括力學、電學和光學等多個模塊,難度相對較大,需要考生具備較強的物理知識和解題能力。
此外,全國卷高考物理題型中還會出現一道簡答題,主要考察考生對物理概念的理解和應用。總體來說,全國卷高考物理題型注重考察考生的基礎知識、解題能力和應用能力。
全國卷高考物理題型例題:
【題型】:選擇題第1題
【題目】:
一個質量為$m$的木塊,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當木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mu$時,用一水平恒力使木塊在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當水平恒力變為$F$時,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變
B. 木塊受到的摩擦力與$F$成正比
C. 木塊受到的合力發生變化
D. 木塊受到的合力不變
【答案】:
D
【解析】:
當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受到重力、支持力和靜摩擦力平衡,水平恒力變為$F$后,支持力和靜摩擦力不變,合力為$F - F_{摩}$,所以D正確。
【說明】:本題考查了受力分析、平衡條件的應用,難度不大。
【題型】:選擇題第7題
【題目】:
一個物體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已知第2秒內的位移是6米,求:
(1)物體的加速度大小;
(2)物體在第二個$2s$內的位移大小。
【答案】:
(1)物體在第$2s$內的位移為$x_{2} = \frac{1}{2}at^{2} = \frac{1}{2} \times a \times 2^{2} = 6m$,解得$a = 6m/s^{2}$;
(2)物體在第二個$2s$內的位移為$x_{4} = \frac{1}{2}at^{2} - \frac{1}{2}a(t - 2)^{2} = \frac{1}{2} \times 6 \times (4 - 4^{2})m = 4m$。
【解析】:
(1)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時間公式可得:$x_{2} = \frac{1}{2}at^{2}$,解得加速度為$a = \frac{x_{2}}{t^{2}} = 6m/s^{2}$;
(2)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時間公式可得:物體在第二個$2s$內的位移為$x_{4} = \frac{1}{2}at^{2} - \frac{1}{2}a(t - 2)^{2}$。
【說明】:本題考查了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時間公式和速度時間公式的應用,難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