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名人有:
1. 葉企孫:中國物理學的奠基人,被稱為“中國諾貝爾獎獲得者”。
2. 趙忠堯:第一個發現正電子的人,被國際上稱為“正電子之父”。
3. 錢三強:原子核物理學、原子能物理學領域的專家。
4. 郭永懷:著名力學家、應用數學家和空氣動力學家,為中國科學技術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此外,高考物理名人還包括王淦昌、錢偉長、吳大猷、周培源等。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果您還有疑問,建議查閱相關文獻或咨詢高考過來人。
例題:
假設有一個長為L的輕質細桿,兩端分別固定有兩個質量為m的小球。細桿可以繞垂直于桿的軸在豎直平面內自由轉動。已知桿在水平位置時,兩個小球之間的距離為L/2。現在讓桿從靜止開始自由下落,求:
1. 當兩個小球轉到豎直位置時,它們之間的距離是多少?
2. 在整個過程中,重力對兩個小球所做的功是多少?
解答:
1. 當兩個小球轉到豎直位置時,它們之間的距離為x。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有:
(m1 + m2)gh = 0.5m1v^2 + 0.5m2v^2
其中m1和m2分別為兩個小球的質量,v為兩個小球在豎直位置時的速度。由于兩個小球在運動過程中始終保持相對靜止,所以它們的速度相同。因此,有:
(m1 + m2)gh = 0.5(m1 + m2)v^2
由于兩個小球之間的距離在運動過程中不斷變化,所以需要求出它們在運動過程中的速度。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
m1g = m1a
其中a為小球加速度的大小。由于兩個小球加速度相同,所以有:
a = g
根據運動學公式,有:
x = v^2/2a
將上述公式代入機械能守恒定律的表達式中,得到:
(m1 + m2)gh = 0.5(m1 + m2)v^2 = 0.5(m1 + m2)(v^2 - x^2)
將x代入上式中,得到:
x = L/4
所以當兩個小球轉到豎直位置時,它們之間的距離為L/4。
2. 重力對兩個小球所做的功為:
W = (m1 + m2)gh
由于重力做功與路徑無關,只與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關,所以重力對兩個小球所做的功為:
W = (m1 + m2)g(h - L/4) = (m1 + m2)g(L/2) = (m1 + m2)GL/2
所以整個過程中,重力對兩個小球所做的功為(m1 + m2)GL/2。
這個例題涉及到高中物理中的動力學和能量守恒定律,需要運用牛頓運動定律和運動學公式來解決。通過解答這個例題,你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解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