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高考物理包括以下內容:
力學部分:質點運動學、動力學、剛體力學、振動和波。
電學部分:直流電、電磁感應、交變電流、電磁場理論。
熱學部分:氣體狀態參量、平衡態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熱力學定律(內能、熱傳遞、熱力學第一定律、第二定律)。
光學部分:光的干涉、衍射、偏振。
近代物理部分:原子核物理和粒子物理概論(原子核的組成及特點、放射性及其衰變規律、核力與結合能、原子核的結合能及殼層結構、粒子的發現與分類等)。
此外,考生還需要了解物理實驗的基本知識,如儀器操作、數據處理等。同時,考生需要具備運用數學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如幾何、三角函數、極值問題等。
請注意,具體的考試內容和難度可能會因地區和年份而有所不同。建議參考當年的高考物理考試大綱以獲取最準確的信息。
題目:一物體在空氣中沿豎直方向做自由落體運動,下落過程中,它受到空氣的阻力為它重力的0.01倍,求該物體在豎直方向上受到的合力的大小。
解析:
物體在空氣中做自由落體運動時,受到重力作用和空氣阻力的作用,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以求得物體在豎直方向上受到的合力的大小。
重力大小為:mg
阻力大小為:0.01mg
物體在豎直方向上受到的合力大小為:F = mg - 0.01mg = 0.99mg
答案:該物體在豎直方向上受到的合力的大小為0.99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