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估讀有以下兩種情況:
1. 螺旋測微器的讀數總是讀出以毫米為單位的整數部分,小數點后面的數值則是需要估讀的數字,需要自己慢慢體會。
2. 刻度尺讀數時要先讀整數(即最左邊刻度所代表的數字),再讀小數(刻度之間的小格),小數的讀法:最后一位的估計值,即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注意:估讀值是個不確定的值,可能比真實值大,也可能比真實值小,也可能等于真實值。具體讀數時,我們還需要根據具體的測量儀器來確定。
1. 觀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線、量程和分度值;
2. 把刻度尺放正,有刻度的一面面對被測物體;
3. 確定起始點并記下讀數;
4. 多次測量取平均值。
其中不正確的是哪個步驟?
解析:不正確的步驟是“3. 確定起始點并記下讀數”。這是因為估讀需要從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后一位開始讀起,而不能從零刻度線開始讀起。例如,如果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毫米,那么估讀就應該從毫米后一位開始,即以毫米刻度的下一位數字作為估讀的依據。
答案:不正確的步驟是“3. 確定起始點并記下讀數”,應該改為“從某一整刻度線開始,估讀到毫米的下一位”。
在實際操作中,估讀應該注意的問題:
1. 估讀只能有一位,即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2. 估讀數值的單位應與刻度尺的單位一致。
3. 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時,應將估讀值作為有效數字之一。
所以,高考物理估讀是一個重要的知識點,需要同學們認真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