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物理模型主要有以下幾種:
1. 子彈打木塊模型:涉及沖力問題,是高中物理的重點模型。
2. 繩拉小球在豎直平面內的運動模型:涉及動能定理和向心力公式的綜合應用。
3. 單擺模型:涉及簡諧運動規律和向心力的應用。
4. 傳送帶模型:涉及動能定理、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的綜合應用。
5. 連接體模型:涉及加速度的整體和隔離法運用,是高中物理的難點模型。
6. 子彈或滑塊與墻模型:涉及動量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的綜合應用。
7. 彈簧類模型:涉及胡克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綜合應用。
8. 電磁感應與能量守恒的綜合模型:主要涉及到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力線運動產生感應電流,進而產生安培力,同時伴隨著能量轉化。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果還有疑問,建議訪問官網查詢。
題目:一質量為m的小球,從高度為h處自由下落,與地面發生彈性碰撞后反彈的高度為h/2。忽略空氣阻力,求小球與地面碰撞過程中損失的機械能。
解析:
1. 小球自由下落時,受到重力作用,加速度為g。
2. 小球與地面碰撞時,發生彈性碰撞,碰撞前后小球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和機械能守恒定律,可列出兩個方程求解碰撞過程中的損失的機械能。
3. 碰撞過程中損失的機械能等于碰撞前后的動能差。
答案:
根據題意,小球從高度為h處自由下落,反彈的高度為h/2,因此小球在碰撞過程中的速度變化量為零。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小球在碰撞前的動量為零,碰撞后的動量也為零。因此,小球在碰撞過程中沒有動量的變化。
由于小球與地面碰撞時發生彈性碰撞,因此碰撞前后小球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小球在碰撞前的機械能為E1 = 0J,在碰撞后的機械能為E2 = 0J + 0J = 0J。因此,小球與地面碰撞過程中損失的機械能為E = E2 - E1 = 0J - 0J = 0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