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無有關2005年北京高考物理的具體內容。但是可以提供一些相關信息:
2005年高考物理試題注重了對物理學核心內容的考查,包括力學和電學部分,其中力學部分約占試卷分值的35%,電學部分約占試卷分值的30%,光學和原子物理部分約占試卷分值的25%。試題中實驗題和計算題的比重較大,各占30分,有利于引導中學注重學生實驗能力和物理計算題綜合解題能力的培養。
建議咨詢相關教育領域專家或參加2005年高考的考生,以獲取更具體的內容。
題目: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從斜面底端沿光滑斜面向上運動,到達斜面上的某一點時,突然撤去恒力F,物體繼續向上運動,最后停在斜面上的某一點。物體運動過程中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f。已知斜面的傾角為θ,求:
(1)物體運動到撤去恒力F之前的位置時,物體的速度大小;
(2)撤去恒力F時物體的速度;
(3)物體從撤去恒力F到最終停在斜面上的某點所經歷的時間。
解答:
(1)物體在拉力F作用下向上運動的過程中,根據動能定理得:
(F-f)L = (1/2)mv2 - (1/2)mv?2
其中v?為撤去F之前物體的速度。
解得:v? = sqrt((F2 + f2 - 2fL) / m)
(2)撤去F后,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下,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
(mg + f) = ma
其中a為撤去F后物體的加速度。
物體向上做勻減速運動,根據速度位移關系公式得:
v?2 = 2aL
解得:a = v?2 / 2L
代入數據解得:a = 5m/s2
由(1)可知:v? = sqrt(5L - f2 / m)
代入數據解得:v? = sqrt(5L + f2 / m)
(3)物體向上做勻減速運動的時間為:t? = v? / a = sqrt(2aL / m) = sqrt(m / 5L)
撤去F后物體繼續向上運動的時間為:t? = sqrt(v?2 - v?2) / a = sqrt((m + f2) / (5m)) - sqrt(m / 5L)
總時間t = t? + t? = sqrt(m / 5L) + sqrt((m + f2) / (5m)) - sqrt(m / 5L)
答:物體運動到撤去恒力F之前的位置時,物體的速度大小為sqrt(5L + f2 / m);撤去恒力F時物體的速度為sqrt(5L - f2 / m);物體從撤去恒力F到最終停在斜面上的某點所經歷的時間為sqrt(m / 5L) + sqrt((m + f2) / (5m)) - sqrt(m / 5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