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計算題訓練包括以下內容:
1. 碰撞問題。這類題目常見的是多過程碰撞,主要考查動量守恒定律及能量守恒定律的應用,注意守恒條件及矢量性。
2. 電磁感應與電路問題的綜合。電磁感應現象是高考的必考內容,它與電路的綜合題目的共同之處在于:都要利用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楞次定律和歐姆定律綜合分析求解。此類題目關鍵在于對感應電流的產生和去向的判斷。
3. 連接體的追擊問題。主要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和運動學公式結合解決。
4. 帶電粒子在復合場中的運動。此類題目綜合了電學和力學知識,考察了力和運動的綜合、力和電磁場的綜合,以及電磁場的規律。
5. 力學實驗中的摩擦力、氣墊、拉伸與壓縮問題。這些實驗題目的考察點包括對實驗原理的熟悉程度,以及操作過程中的細節。
6. 氣體的考題通常結合電學知識來考,氣體可只作為初態,也可作為中間狀態存在,解題時要注意氣體狀態方程的應用。
7. 功和能的知識結合的綜合題。此類題目考察了動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等的運用,題目綜合性強,考察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請注意,具體的高考物理訓練題可能會因地區和年份的不同而有所變化。
以上列舉的是一些常見的物理計算題,有難度,但通過針對性的訓練,有助于提高物理成績。
題目:一個質量為5kg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個大小為20N、方向與水平面成30度角斜向上的拉力作用,物體移動了2m的距離,求物體受到的合外力所做的功。
解答:
首先,我們需要根據題目中的條件,計算出物體受到的合外力。根據牛頓第二定律,物體受到的合外力為:
F = F拉 - F地 = ma = 5kg (Fcos30度 - F地)
其中,F為拉力的大小,F地為地面的支持力,m為物體質量。
接下來,我們需要根據動能定理,求出合外力所做的功。根據動能定理,合外力所做的功等于物體動能的改變量:
W = ΔE = 1/2mv2 - 1/2mv?2
其中,ΔE為物體動能的改變量,v?為初速度,v為末速度。
根據題目中的條件,我們可以得到物體的初速度和末速度分別為0和v = sqrt(Fcos30度s/m)。
最后,我們將上述兩個公式聯立起來,就可以求出合外力所做的功了。經過計算,我們得到合外力所做的功為:W = Fs - F地s = 20N 2m - 50N sin30度 2m = 60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