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3-4部分主要涉及到動量、動量定理、動量守恒定律以及功和能的相關知識。具體內容包括:
1. 動量:物體的質量和速度的乘積與時間的比值,以及描述物體運動和狀態的物理量。
2. 動量定理:物體受外力作用時,動量的變化率等于合外力,也等于沖量除以時間。
3. 動量守恒定律:在沒有外力作用的情況下,系統內物體的動量保持不變。
4. 功:力在物體上產生的位移的乘積,是標量。
5. 能:物體具有做功的能力,是狀態量,包括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和內能等。
此外,這部分內容還包括牛頓運動定律應用的局限性,以及動能和動能定理和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變化的關系。需要掌握的實驗技能包括打點計時器的使用和測量速度、加速度等。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果還有疑問,建議查閱高考物理3-4的考試說明。
高考物理3-4總結例題:
【例題】一個質量為m的質點,在幾個力的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今若對其施加一個恒力,且該質點受到的合力方向與初速度方向之間夾角為θ,求該質點運動的位移大小。
【分析】
1. 確定出物體受力情況,求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 根據運動的分解和牛頓第二定律求出物體運動的加速度;
3. 根據運動學公式求出物體運動的位移大小。
【解答】
設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物體受到的合力為$F\cos\theta$,加速度為$a = F\sin\theta$,則物體做勻變速運動,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時間公式可得:$x = \frac{1}{2}at^{2}$,又$a = \frac{F\sin\theta}{m}$,代入數據解得:$x = \frac{2F\sin\theta t}{m}$。
【總結】本題主要考查了運動的合成與分解以及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的應用,難度適中。
注意:以上內容僅供參考,高考物理3-4的知識點較多,需要考生全面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