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給出浙江省高考物理的所有題目,但可以提供部分題目以供參考。
1. 以下關于物理學史的表述正確的是( )
A. 牛頓利用理想斜面實驗推翻了亞里士多德的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的觀點。
B. 伽利略認為物體下落的快慢與物體的質量無關。
C. 胡克認為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彈力與彈簧的形變量成正比。
D. 開普勒在研究行星運動規律時,提出了行星運動軌道的概念。
2. 某同學在做研究平拋運動的實驗中,忘記記下小球開始運動時小球的位置O,A為水平槽口,B為小球運動一段時間后的位置,圖中的點為小球運動一段時間后的位置,則小球平拋的初位置是( )
A. OA中點 B. OB中點 C. AB上某點 D. 無法確定
3. 如圖所示,一束光從空氣射向水面,當入射光線與界面成37°時,反射光線恰好與折射光線垂直,則反射角的大小為( )
A. 37° B. 54° C. 63° D. 45°
以上僅為浙江省高考物理題的一部分,建議查閱歷年真題或者相關教輔資料以獲取更全面和準確的信息。
題目:
在某建筑工地上,有一個質量為5kg的貨物,被起重機吊在離地面2m高的位置,此時貨物處于靜止狀態。已知該貨物的運動阻力為其重力的0.1倍,貨物的最大起重量為10kg。
1. 當起重機以最大起重量提升該貨物時,貨物向上運動了0.5m,求此時貨物受到的拉力大小。
答案:
根據題意,貨物受到的阻力為:$f = 0.1mg = 0.1 \times 5 \times 10N = 5N$
當起重機以最大起重量提升該貨物時,貨物受到向上的拉力為:$F_{向上} = mg + f = 5 \times 10N + 5N = 55N$
貨物向上運動了0.5m,根據動能定理可得:$F_{向上} \times (h + h_{0}) - mgh_{0} = 0$
其中,$h_{0}$為貨物上升的高度,$h$為物體上升的高度和下降的高度之和。代入數據可得:$55 \times (0.5 + h) - 5 \times 10 \times 2 = 0$
解得:$h = 2m$
所以,此時貨物受到的拉力大小為:$F_{向上} = 55N$。
以上是一個簡單的浙江省高考物理題例子,涵蓋了力學和運動學的知識。當然,高考物理題的形式和內容可能更加復雜和多樣化,需要考生具備扎實的知識基礎和靈活的解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