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基礎公式有以下幾個方面:
1. 運動學:速度、速率、方均根速度、加速度、位移、路程、時間、時刻、速度公式、位移公式、速度時間圖象、位移時間圖象等。
2. 動力學:牛頓第二定律、動量定理、動量守恒定律、動能定理等。
3. 機械波和機械振動:波速公式、簡諧運動周期公式等。
4. 分子動理論:阿伏加德羅常數、分子平均動能、分子平均引力勢能等。
5. 靜電場:庫侖定律、電場強度、電勢能和電勢、電勢差和電勢能、電場力做功和電勢能變化的關系等。
6. 恒定電流:歐姆定律、電阻定律、部分電路歐姆定律等。
7. 磁場:安培定則、洛倫茲力、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的運動等。
8. 電磁感應:楞次定律、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等。
9. 光學: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光的干涉等。
10. 熱學: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熱力學第一定律等。
以上是高考物理基礎公式的一部分,僅供參考,建議咨詢高中物理老師或查看相關教材以獲取完整內容。
公式:動能定理表達式 EK = Fx/m
例題:
問題:一個質量為5kg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個大小為20N、方向與水平面成30°角的拉力作用,物體移動了2m,求物體的動能變化。
分析:
1. 首先根據題意畫出受力圖,確定各個力的方向和大小。
2. 根據動能定理表達式 EK = Fx/m,其中Fx 表示合外力對物體做的功,m 是物體的質量。
Fx = Fcos30°x - fxsin30° + 合外力對物體做的其他功
其中,F 是拉力,f 是摩擦力,合外力是對物體施加的所有力的合力。
解得:
Fx = 20cos30°2 - 摩擦力對物體做的功 + 其他外力對物體做的功
代入數據得 Fx = 64J
所以物體的動能變化為 ΔEK = Fx/m = 64J/5kg = 12.8J
答案:物體的動能增加了12.8J。
這個例題使用了動能定理,它是一個基礎物理公式,可以用來解決許多與動能有關的問題。通過這個例題,我們可以看到如何將物理公式與實際問題相結合,從而得到問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