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物理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力學部分:
1. 勻變速直線運動。
2. 相互作用。
3. 牛頓運動定律應用。
4. 動量。
5. 機械能。
6. 曲線運動。
7. 萬有引力定律。
8. 衛星與宇宙速度。
9. 功和能。
電學部分:
1. 電場。
2. 恒定電流。
3. 磁場。
4. 電磁感應。
5. 交變電流。
光學部分:光的折射、全反射、干涉和衍射;光的粒子性;相對論。
熱學部分:分子動理論、氣體實驗定律、物態和溫標、熱力學第一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
實驗部分: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用油膜法估測分子的大小、研究平拋運動、探究動能定理、驗證牛頓第二定律、電表的改裝、測定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電阻等。
以上是2017高考物理部分的大致內容,具體考試內容可能會根據考試大綱有所變化。
題目:一個質量為 m 的小球,在距離地面高為 H 的位置以初速度 v 水平拋出。假設小球在運動過程中所受空氣阻力大小恒為 f,求小球從開始拋出到落地的過程中,重力所做的功和空氣阻力所做的功。
解析:
1. 重力所做的功:
Wg = mgh = m g H
2. 空氣阻力所做的功:
$Wf = - \frac{1}{2}mv^{2} + mgh$
由于阻力是恒定的,所以阻力做的功可以表示為速度的二次方和重力勢能的差。在這個過程中,小球的動能增加了,而重力勢能沒有變化,所以空氣阻力做的功可以表示為速度的二次方和重力所做功的差。
答案:
重力做功為 m g H
空氣阻力做功為 - \frac{1}{2}mv^{2} + mgh
這個例題考察了重力做功和空氣阻力做功的計算方法,以及動能定理的應用。在高考物理部分,這個例題可能被用來考察學生對基本概念和公式的掌握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