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1.5輪包括以下內容:
1. 力學部分:主要復習牛頓運動定律、動量、功和能、碰撞、振動和波等。
2. 電學部分:主要復習電場、磁場和電磁感應等。這部分內容可能會涉及到一些比較抽象和難以理解的概念,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數學基礎。
3. 實驗部分:包括一些基本的實驗方法和步驟,要求學生掌握實驗儀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請注意,不同的地區和學校可能存在不同的教學計劃和進度安排,建議咨詢學校老師或相關同學以獲取更準確的信息。
很抱歉,由于高考相關信息在不斷更新,我無法為您提供最新的一個例題。不過,我可以為您提供一個關于物理的經典例題,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例題:
一個質量為$m$的小球,從高度為$H$的粗糙斜面頂端自由滑下,到達斜面底端時與擋板發生碰撞,已知斜面與水平面夾角為$\theta $,試求:
(1)小球第一次與擋板碰撞前的速度;
(2)小球第一次與擋板碰撞后反彈的速度;
(3)小球在斜面上運動的過程中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解答:
(1)小球從斜面頂端滑下時做自由落體運動,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mgH = \frac{1}{2}mv^{2}$
解得小球第一次與擋板碰撞前的速度$v = \sqrt{2gH}$。
(2)小球與擋板碰撞后反彈,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可得:
$mv = mv_{1} - mv_{2}$
解得小球第一次與擋板碰撞后反彈的速度$v_{1} = \sqrt{2gH - 2\sin\theta\cos\theta}$。
(3)小球在斜面上運動時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三個力的作用。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mg\sin\theta - f = ma$
解得小球在斜面上運動的過程中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為$f = mg\sin\theta - ma = mg\sin\theta - \frac{mgH}{sin\th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