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大題的文字敘述通常包括以下內容:
1. 題目描述:首先是對題目中所涉及的物理過程和物理情境進行描述,包括題目中給出的數據、圖表等信息。
2. 設問部分:通常會明確提出需要解答的問題,包括需要求解的物理量、需要證明的結論等。
3. 分析過程:在解答問題之前,需要對題目中所涉及的物理過程和物理規律進行分析,找出解題的關鍵點。
4. 解題步驟:按照題目要求,逐步寫出解題的步驟,包括運用哪些物理規律、建立哪些物理方程、進行哪些計算等。
5. 解釋說明:在解題過程中,如果涉及到一些特定的概念、定義、符號等,需要進行解釋說明,確保解題的準確性。
6. 結論:在解答完畢后,需要寫出最終的結論,與題目中所要求的結果相對應。
需要注意的是,高考物理大題的文字敘述需要清晰、準確、簡潔,不要出現錯別字、語法錯誤等低級錯誤。同時,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時,需要運用物理學的思維方式和方法,注重邏輯和推理。
【例題】一質量為$m$的小球,從高度為$H$的粗糙斜面頂端自由下滑,到達底端時與擋板P發生彈性碰撞,已知斜面與水平面之間夾角為$\theta $,試求碰撞后小球的速度。
【分析】
小球在斜面上運動時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根據動能定理可求得小球到達底端時的速度。碰撞過程中遵守動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根據這兩個定律可求得碰撞后小球的速度。
【解答】
設小球到達底端時的速度為$v_{1}$,斜面的傾角為$\alpha $,則由動能定理得:
mgH = \frac{1}{2}mv_{1}^{2} - 0
小球與擋板碰撞時遵守動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設碰撞后小球的速度為$v_{2}$,則有:
mv_{1} = mv_{2} + mv_{1}\cos\theta
\frac{1}{2}mv_{1}^{2} = \frac{1}{2}mv_{2}^{2} + \frac{1}{2}mv_{1}\cos^{2}\theta
聯立以上各式可得:
v_{2} = \sqrt{\frac{v_{1}^{2}\cos^{2}\theta + v_{1}^{2} - 2v_{1}\cos\theta}{1 + \cos^{2}\theta}}
答:碰撞后小球的速度為$v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