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母題題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高中物理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基本方法以及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這包括力學、電學、光學、熱學等部分,其中力學是高考物理試題命制最經常的章節之一,電學部分也是重點,光學的考查相對較少。
2. 近十年全國各地的高考物理真題,這些真題是母題題源的首選,它們能夠覆蓋所有知識點,且具有科學性、代表性、典型性。
3. 其他重要題源,包括大學教材、科普文章、網絡資源等,其中大學教材中的一些經典習題,以及網絡上的熱榜題目都可以作為母題題源的選擇。
請注意,以上內容僅作參考,實際生活中可能存在其他母題題源。同時,不同的人對于母題題源的理解也可能有所不同,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題目:一個質量為5kg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個大小為20N、方向與地面成30度角斜向上的拉力作用,物體移動了2m距離,求拉力對物體所做的功。
題目中的信息可以被過濾掉,只留下主要公式和計算步驟:
已知物體的質量為5kg,水平地面的摩擦因數為0.2,拉力與地面的夾角為30度,物體移動的距離為2m。
根據動能定理,拉力做的功可以表示為:
W = Fcosθs - fssinθ
其中,F為拉力大小,cosθ為拉力與位移方向的夾角上的分力,s為位移大小,f為摩擦力大小,sinθ為摩擦力與位移方向的夾角上的分力。
帶入數據可得:
W = (20cos30° - 0.2mg)2 - (fsin30°)2
= (20cos30° - 0.2510)2 - (μmgcos30°)2
= (20cos30° - 10)2 - (0.2510cos30°)2
= 6.6J
所以,拉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為6.6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