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高考物理巧解法有以下幾種:
1. 排除法:在解答物理選擇題時,有時只要排除掉明顯不正確的選項,就能得到正確的答案。
2. 特殊值代入法:當題中缺少條件時,可以將特殊值代入題干或選項中進行驗證或排除,從而得到正確答案。
3. 直接計算法:根據題目中的條件和要求,通過計算求出結果。這種方法適用于涉及簡單運動、重力、二力平衡、有固定平衡、能量守恒、動量守恒等類型的題目。
4. 分析判斷法:根據物理概念和規律,分析各因素之間的聯系,逐一進行排除或判斷,最終得出正確結論。這種方法適用于涉及力學、電學、運動學等多個知識點的問題。
5. 圖象法:通過圖象來分析物理過程和規律,可以更加直觀、形象地得出答案。
6. 極值法:通過求極值的方法來分析物理過程,從而得出正確答案。
7. 等效替代法:利用等效的思想方法,通過對物理現象、過程或物理量的研究,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等效關系,把研究的問題變換或替代,找出所求量的關系和規律。
請注意,以上方法并不是獨立存在的,實際解題過程中需要根據題目的具體要求和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同時,多做題、多總結也是提高物理選擇題解題速度和準確率的重要途徑。
例題:
一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其位移時間關系為x = 2t + t^2(m),求:
(1)物體的初速度和加速度;
(2)第3s內的位移。
【分析】
(1)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時間關系,結合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求出物體的初速度和加速度;
(2)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時間公式求出第3s內的位移。
【解答】
(1)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時間關系為$x = v_{0}t + \frac{1}{2}at^{2}$,與題中位移關系比較可得:$v_{0} = 2m/s,a = 2m/s^{2}$;
(2)第3s內的位移等于前3s內的位移減去前2s內的位移,即$x_{3} = x_{3s} - x_{2s} = (2 \times 3 + \frac{1}{2} \times 2 \times 3^{2}) - (2 \times 2 + \frac{1}{2} \times 2 \times 2^{2}) = 7.5m$。
【巧解】
本題主要考查了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時間公式的直接應用,難度不大,屬于基礎題。
【說明】本題中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其初速度為$v_{0}$,加速度為$a$,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時間關系為$x = v_{0}t + \frac{1}{2}at^{2}$,與已知位移關系比較可得初速度和加速度。第$n$秒內的位移等于前$ns$內的位移減去前$n - 1s$內的位移。
【總結】對于勻變速直線運動,要牢記幾個基本公式:速度時間公式、位移時間公式、速度位移公式等。同時要學會靈活運用這些公式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