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物理最后一課有以下內容:
1. 電磁感應:動生和感生電動勢。
2.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的應用。
3. 磁場和磁感應強度。
4. 安培環路定理及其應用。
5. 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
6. 洛倫茲力。
7. 核反應方程和裂變聚變。
此外,最后一課可能還會回顧一些重要的物理實驗和它們的意義。請注意,這只是一個一般性的介紹,具體內容可能會因地區和學校而有所不同。
題目:
【例題】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從斜面底端沿光滑斜面向上運動,到達斜面上的某一點時,突然撤去恒力F,物體沿原路返回,已知撤去恒力F前的速度為v,求撤去恒力F后的物體的加速度大小。
【分析】
物體在恒力F作用下向上運動時,加速度為a1,速度為v1;撤去恒力F后,物體做減速運動,加速度大小為a2。
【解答】
物體在恒力F作用下向上運動時,受力分析可得:
$F - mg\sin\theta = ma_{1}$
$v_{1} = a_{1}t$
物體撤去恒力F后做減速運動時,受力分析可得:
$mg\sin\theta = ma_{2}$
物體返回斜面底端時速度為零,根據速度位移公式可得:
$v^{2} = 2a_{1}s$
$0^{2} = 2a_{2}(s - v_{1})$
聯立以上各式可得:$a_{2} = \frac{v^{2}}{2v_{1}}$。
【說明】本題是一道典型的牛頓運動定律的綜合應用題,考查了學生對牛頓運動定律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在解答過程中,需要運用受力分析和運動學公式進行求解。同時需要注意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和限制條件,如本題中要求加速度的大小,而不能求出加速度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