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壓強部分主要包括氣體、液體的壓強以及固體表面。具體知識點包括:
氣體壓強的原因、氣體壓強的影響因素(溫度和體積)、氣體壓強的計算(玻意耳定律);
液體壓強的原因、液體壓強的影響因素(深度和重力加速度)、液體壓強的計算(帕斯卡定律);
以及固體表面作用力、靜摩擦力等。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建議查閱高考物理真題以獲取更全面和準確的信息。
題目:
某工廠的廢水含有較多的銅離子,為減少污染和提高廢水再生利用率,需要將廢水中的銅離子轉化為不溶于水的物質。現向廢水樣品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反應后過濾,向濾渣中加入鹽酸,有氣泡產生,則濾渣中含有____,濾液中含有____。
答案:
(1)鐵、銅; (2) 亞鐵離子和銅離子。
解析:
本題主要考察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由于鐵比銅活潑,所以加入鐵粉可以置換出溶液中的銅離子。而濾渣中加入鹽酸有氣泡產生,說明濾渣中含有鐵,因為鐵和鹽酸反應生成氫氣。由于鐵的量不確定,所以無法確定溶液中銅離子的存在與否。
解題過程:
(1)根據題目描述,濾渣中含有鐵和銅,所以濾渣中含有鐵、銅;
(2)由于濾液中銅離子無法確定,所以濾液中可能含有亞鐵離子和銅離子。
注意事項:本題中加入的鐵粉是過量的,所以溶液中的銅離子全部被置換出來,而溶液中的亞鐵離子則可能部分存在也可能全部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