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主要涉及到以下章節:
力學部分:包括運動學、動力學、固體、液體、萬有引力、振動和波動等內容。
熱學部分:主要研究氣體性質、熱力學定理等內容。
電學部分:包括電場、電路、磁場、電磁感應等內容。
光學部分:主要研究光的性質等內容。
此外,高考物理還會涉及到一些近代物理知識,例如原子核和粒子等內容。這些章節在高考物理中占據了重要的比重,考生需要全面掌握并深入理解相關知識點。
例題:一質量為$m$的小球,從離地面高為H處以初速度$v_{0}$斜向上拋出,小球的空氣阻力大小恒為$f$,小球最后落到地面,其落地點與拋出點水平距離為x。
【分析】
1.小球在空中運動的過程中,受重力及空氣阻力;
2.重力做功與路徑無關,由初末位置間的豎直高度差決定;
3.空氣阻力做功與路徑有關,且做負功。
【解答】
根據動能定理得:$- f \bigtriangleup h - mgH = \frac{1}{2}mv^{2} - \frac{1}{2}mv_{0}^{2}$
解得:$\bigtriangleup h = \frac{v_{0}^{2} - v^{2}}{2f + 2g}$
根據幾何關系可知水平距離為:$x = v_{0}\tan\theta \bigtriangleup t$
又因為$\tan\theta = \frac{h}{x}$
聯立解得:$h = \frac{v_{0}^{2}x}{2f + v_{0}^{2}}$
其中$f$為空氣阻力大小,$g$為重力加速度大小,$v_{0}$為拋出時的初速度大小,$v$為小球落地時的速度大小,$H$為拋出點離地面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