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物理情境包括以下幾種:
1. 原子物理部分:氫原子的四象限、能級躍遷、原子核的組成及放射性、玻爾理論、核力與結合能、輕核聚變等。
2. 力學部分:連接體問題、摩擦力、圓周運動和臨界問題、實驗:研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實驗: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
3. 電場部分:電場強度和電勢能、電容器和電容、電勢差和電勢差與電場的關系、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加速和偏轉等。
4. 磁場部分: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洛倫茲力作用和半徑的求解方法)、磁感應強度的概念及方向判斷等。
5. 電磁感應部分: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的綜合應用(楞次定律和右手定則在選擇題中的靈活應用)、導體切割磁感線產生的感應電動勢的求解方法等。
6. 熱學部分:分子動理論、氣體實驗定律和熱力學第一定律。
7. 光學部分:光的干涉和衍射(雙縫干涉和單縫衍射)、光的偏振等。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可以關注教育類公眾號“高考物理研究”獲取更多信息。
題目:
【高考物理】在實驗室中,有一個實驗需要模擬一個物體在空氣中下落的過程。假設一個物體從高度為h的地方自由下落,空氣阻力大小恒為f,求物體在空氣中下落的時間。
【情境分析】
1. 空氣阻力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阻礙物體的運動。
2. 物體在下落過程中,受到重力和空氣阻力的作用。
【相關公式】
重力加速度為g,空氣阻力為f,物體質量為m,下落高度為h。
【求解】
mg - f = ma (1)
v^2 = 2ah (2)
其中v為物體落地時的速度,a為物體加速度。
【例題】
假設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從高度為h的地方自由下落,空氣阻力大小恒為f = 0.2mg。求物體在空氣中下落的時間。
【解答】
mg - 0.2mg = ma (1)
v^2 = 2ah (2)
其中a = g - 0.2g,v^2 = h^2 + (gt)^2。代入已知量可得:
mg - 0.2mg = mg - 0.2mg = m(g - 0.2g) (3)
v^2 = h^2 + (gt)^2 (4)
將(3)式代入(4)式可得:v^2 = h^2 + (gt - 0.2g)^2。移項化簡可得:t^2 - 5gt + 5h = 0。解這個一元二次方程可得t的值。
【答案】
物體在空氣中下落的時間為t = sqrt(5h/5g + sqrt(5h^2/5g^2 - 4h^2/g^2))。注意單位要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