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研組組長溫向紅網校頭條,畢業于鄭州大學物理系,中小學一級教師、商丘市骨干教師、商丘市優秀班主任。
打好初高中銜接——學好高中物理
星辰不問旅人,歲月不負努力的人。恭喜各位同學順利通過考試,來到商丘一中開啟人生新篇章。高中物理怎么學?讓我們一起探索學習吧。
1.了解高中物理,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區別
初中物理分為力、熱、電磁、光等幾個部分,高中物理課程涵蓋的內容相同,但高中物理教授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有所增加,總結如下:
1、初中物理學習的問題相對獨立,高中物理則有一個知識體系。
一年級第一學期學習的內容包括:
第一章——運動的描述。本章介紹了運動學的參數:參考系、時間、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為下一章探討勻速加速直線運動的規律奠定了理論基礎,并介紹了質點的物理模型,提出了科學的抽象方法。
第二章勻速直線運動的研究。本章通過實驗總結了勻速直線運動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實驗中采用圖像處理實驗數據,總結了勻速直線運動物體的速度和位移隨時間變化的規律。最后介紹了一種特殊的勻速直線運動——自由落體運動。在知識介紹中,重點介紹了伽利略理想斜面實驗研究的物理思想。
第三章-相互作用。本章講述力的基礎知識。這部分內容與初中知識聯系緊密,主要學習重力、彈力、摩擦力,以及力的合成與分解。這三種力的學習突出了力的三要素,即從大小、方向、作用點三個角度出發,加深對三種常見力的理解。彈力、摩擦力的方向和計算是本部分的難點。力的合成與分解與數學圖形緊密相關,知識比較抽象,對于具體問題,學生往往看不懂“力如何分解、合成”,對“用圖解法分解力、求極值”理解甚少,這也是本部分的難點。
第4章——牛頓運動定律。牛頓三大定律構成了整個高中物理的框架初中物理圖象,是高中物理學習的核心知識。本章結合前面各章的內容,進一步從力學的角度闡述運動狀態的變化(加速度產生的原因)。從而把運動學和力學聯系在一起。牛頓第二定律的學習是本章的重點。在學習過程中,要特別注意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推導過程,特別是控制變量法。計算機圖形學、圖像處理的應用、公式的推導、結論的表達、公式的意義等都需要進行詳細的分析和總結。
2.初中物理只介紹一些比較簡單的知識,而高中物理則側重于較深入的研究
以摩擦力為例,在高中階段,確定其方向是一個難點,“摩擦總是阻礙物體的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首先需要找到并分清它是相對于哪個面進行的。利用運動學的知識,確定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進而找到力的方向,特別是靜摩擦力的方向。在做這道題時,學生容易把靜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運動的方向混淆,把兩個方向混在一起,無法在具體情況下準確判斷靜摩擦力的方向。此時某些問題仍然需要物體平衡的知識才能得出結論。
3.初中物理注重定性分析,高中物理注重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比定性分析難一些,但當然也更準確一些,比如摩擦力,初中只教摩擦力如何增大和減小,比較容易理解,高中則需要分析計算摩擦力的大小,而靜摩擦力的大小一般是由物體的狀態決定的,在后面的學習中我們會詳細分析。
2.如何學好高中物理
1. 結合高中物理課本進行自主學習,完成課后練習。通過學習,你會對課本中的概念和公式有一個初步的了解。你可以嘗試做一些課本中可以自己動手做的小實驗。你會感受到物理的奇妙。
2、注意銜接、整合初中、高中的知識點,根據課本和自己保存的初中物理復習資料再復習一遍初中物理,把所有難點問題都弄清楚,為整個高中物理打好基礎。
3、學會八步學習法。制定計劃→課前預習→課上專心→及時復習→獨立做作業→解決問題→系統總結→課外學習。這八個步驟缺一不可,才能高效學習。
4、增加物理方面的課外閱讀,提高自己的知識面。通過閱讀或者上網搜索,比如《生活與物理》、《物理學史》等,你會發現,物理跟我們的生活是如此的息息相關,物理世界是如此的神秘莫測,深奧而又精彩。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是最可愛的,充滿活力和激情?,F在帶著學習的熱情進入高中狀態初中物理圖象,一起努力吧!激情可以彌補漫長的歲月。一中會陪伴你們很久!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