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東高考物理科目考試包括《考試大綱》中規定的內容,涵蓋力學、電學、光學、近代物理等部分。具體包括以下考點:
1. 力學部分:質點直線運動、牛頓運動定律、動量定理、動量守恒定律、功和能、機械能守恒定律等。
2. 電學部分:庫侖定律、電場強度、電勢、電容、電阻定律、歐姆定律等。
3. 光學和原子物理:光的折射、干涉和衍射,光的波粒二象性,原子結構,原子核的結構和衰變等。
此外,可能還會涉及到一些計算題的類型,如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加速減速、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多粒子(多電荷)同時存在的電場或磁場問題等。
請注意,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考點和難度可能會因試卷內容略有變化。
題目: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從斜面底端沿光滑斜面向上運動,到達斜面上的某一點時,其動能恰好為0,已知斜面與水平面之間夾角為θ,求此時物體的加速度大小和它到達該點時所受的支持力大小。
解析:
物體在恒力F作用下向上運動,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三個力的作用。根據動能定理,物體動能的變化量等于合外力做的功,即(F-mgsinθ-f)L = 0,其中f為摩擦力。
由于物體的動能恰好為0,所以物體在到達某點之前已經做減速運動,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根據牛頓第二定律,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a = F/m - mgsinθ - f/m。其中f為物體在該點的摩擦力大小。
由于物體在該點的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上,所以支持力與重力的合力沿斜面向下,大小為F合 = F - mgcosθ - f。
因此,物體到達該點時的加速度大小為a = F/m - mgsinθ - (mgcosθ + F合)/m = F/m - mgsinθ - mgcosθ - F合。
支持力大小為F合 = F - mgcosθ - f。
答案: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a = F/m - mgsinθ - (mgcosθ + F合)/m;物體到達該點時所受的支持力大小為F合 = F - mgcosθ - f。
這個例題考察了學生對牛頓運動定律、動能定理和摩擦力的理解與應用,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物理基礎和解題能力。同時,這個例題也體現了山東高考物理的考察方向,即注重基礎知識的考察和實際應用能力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