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做題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和步驟:
1. 熟悉基礎知識:回顧課本,了解并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和定律。只有基礎知識扎實,才能更好地解題。
2. 建立知識體系:嘗試將各個知識點串聯起來,形成清晰的知識網絡,方便理解和記憶。
3. 認真審題:審題時要認真仔細,注意題目中的關鍵詞和關鍵信息,找出題目所涉及到的物理過程或物理模型。
4. 尋找解題切入點:在審題的基礎上,找到解題的切入點,確定解題思路,并根據思路列出物理方程。
5. 排除干擾因素:有時候題目中會設置一些干擾因素,需要注意排除。
6. 復查:解出題目后,最好復查答案,以確保答案的正確性。
7. 多做題:通過多做題,積累解題經驗,提高解題速度和準確性。建議先從基礎題做起,逐步挑戰難度較高的題目。
8. 總結解題技巧:對于不同類型的題目,可以總結出一些通用的解題技巧,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所學知識。
希望這些建議能對你有所幫助,祝你在高考物理中取得好成績!
例題:一質量為m的物體以某一速度沖上一傾角為θ的斜面,后來又返回到斜面頂端,已知物體運動過程中摩擦力大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關于物體運動過程中重力做功和摩擦力做功的描述正確的是()
A.重力做功為零
B.重力做功為零,摩擦力做負功
C.重力做功不為零,物體動能增加了
D.重力做功不為零,物體機械能守恒
解析:
物體上升到最高點時,重力做功為零;物體下滑時,摩擦力做負功,但整個過程中摩擦力做功不為零。整個過程中只有重力做功,物體的機械能守恒。
答案:A
【答案解析】
物體上升時,重力做負功,其大小為:$W = mgh - mgsin\theta$;
下滑時,摩擦力做負功,其大小為:$W^{\prime} = \mu mg\cos\theta$;
整個過程中摩擦力做功為:$W_{總} = W + W^{\prime}$。
由于物體在整個過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所以物體的機械能守恒。
因此,重力做功不為零,物體動能增加了。
【總結】
本題考查了重力做功和摩擦力做功的計算,關鍵是根據題意分析清楚物體的運動過程。
【溫馨提示】
本題中摩擦力大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說明物體在上升過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大于下滑過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因此,物體在上升過程中受到的摩擦力方向與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的方向相同。
【拓展】
如果物體在上升過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小于下滑過程中受到的摩擦力,那么物體在上升過程中受到的摩擦力方向與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的方向相反。在這種情況下,物體在上升的過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對物體不做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