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專題二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 質點的直線運動:包括參考系、坐標系、位移、速度、加速度、勻速直線運動、勻變速直線運動、自由落體運動、豎直上拋運動等。
2. 相互作用:包括重力、彈力、摩擦力等。
3. 牛頓運動定律:包括牛頓第一定律、牛頓第二定律、牛頓第三定律等。
4. 沖量和功:包括動量定理、動能定理、機械能守恒定律等。
5. 曲線運動:包括拋體運動、勻速圓周運動等。
6. 萬有引力:包括萬有引力定律、天體運動等。
7. 電場:包括電場強度、電勢能、電勢差等。
8. 電路:包括歐姆定律、電路分析等。
9. 磁場:包括磁場、磁感應強度、安培力等。
以上是高考物理專題二的主要內容,涵蓋了力學、電磁學兩大部分。希望以上信息對您復習高考物理有所幫助。
題目:一個質量為5kg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個大小為20N的水平外力作用,從靜止開始運動,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2,求物體的加速度大小。
分析: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可以求解加速度大小。
解題過程:
1. 物體受到重力、支持力、外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
$F - \mu mg = ma$
其中,$F$為外力,$m$為物體質量,$g$為重力加速度,$\mu$為動摩擦因數。
2. 將已知量代入公式,得到
$20 - 0.2 \times 5 \times 10 = 5a$
解得
$a = 2m/s^{2}$
所以,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2m/s^{2}$。
總結:通過以上分析過程,我們可以看出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首先,要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其次,將已知量代入運動學公式求解速度、位移等其他物理量。通過不斷練習,可以提高解題能力和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