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公式歸納如下:
1. 速度:v=s/t
2. 位移:s=vt/2
3. 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平均速度:$\overset{―}{v} = \frac{s}{t}$
4.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關系:$v = v_{0} + at$
5.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關系:$s = v_{0}t + \frac{1}{2}at^{2}$
6. 自由落體運動:h = \frac{1}{2}gt^{2}
7. 重力加速度:$g = 9.8m/s^{2}$
8. 動能定理:$\Delta E_{k} = \Delta mv^{2} - \Delta E_{k0}$
9. 機械能守恒定律:E_{k}\mspace{2mu}^{\prime} = E_{k0} + mgh
以上是高考物理中常用的公式,具體使用還需結合題目實際情況。另外,高中物理中還有一些重要的定理和定律,如牛頓第二定律、牛頓第三定律、光的波動性和粒子性等,這些定理和定律是物理考試中經常出現的內容。
高考物理公式:動量守恒定律。
例題:一質量為 m 的小球,在距離地面一定高度處,以初速度 v 水平拋出,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為 g。
1. 水平位移:根據運動學公式,水平位移 x = v t,其中下落時間由自由落體運動決定,即 t = sqrt(2h/g)。因此,水平位移為 x = v sqrt(2h/g)。
2. 落地速度: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小球落地時的速度 v' = sqrt(v^2 + 2gh)。
3. 動量變化:動量變化 ΔP = F Δt,由于不計空氣阻力,小球只受重力,因此合外力 F = mg。假設小球在空中運動時間為 t,那么 Δt = t。因此,動量的變化量為 ΔP = mgh。
一個質量為 1kg 的小球,以 10m/s 的初速度水平拋出,求:(1)小球在空中飛行多長時間;(2)小球落地點與拋出點的水平距離;(3)小球落地時的速度大小;(4)小球在空中的動量變化。
【解答】
(1)根據自由落體運動公式,可求得小球在空中飛行時間為:t = sqrt(2h/g) = sqrt(210/10) = 1s。
(2)小球落地點與拋出點的水平距離為:x = v t = 10 sqrt(2) = 101.41m ≈ 14.14m。
(3)小球落地時的速度大小為:v' = sqrt(v^2 + 2gh) = sqrt(10^2 + 21010) ≈ 14.1m/s。
(4)小球在空中的動量變化為:ΔP = mgh = 1 10 10 = 10kg·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