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引力章節包括:行星與太陽之間的引力、萬有引力定律、萬有引力常量、萬有引力在航天中的應用和重力加速度。
具體來說,行星與太陽之間的引力包括開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和軌道半徑的關系;萬有引力定律主要介紹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過程、適用范圍,并介紹了一些常見的計算萬有引力的方法;萬有引力常量主要介紹卡文迪許扭秤和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過程,以及能估算天體質量或中心天體質量的原理;重力加速度與重力加速度的有關問題通常出現在天體運動中,如近地衛星、同步衛星等。
在高考中,引力章節的知識點主要集中在萬有引力定律及其應用和重力加速度上。考生需要掌握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過程、適用范圍、計算公式和單位,并能夠解決相關計算問題。同時,考生還需要了解重力加速度的概念及其與衛星速度的關系。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建議查閱近年高考物理真題,獲取更具體的信息。
例題:
一個質量為 m 的小球,在距離地面高度為 H 的空中自由下落,當它與地面發生彈性碰撞后,能跳起的最大高度為 h。已知地球的質量為 M,地球半徑為 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 g。求:
(1)小球在空中的運動時間;
(2)小球在碰撞地面時的速度大??;
(3)小球在碰撞地面后跳起的高度。
解析:
(1)小球在空中做自由落體運動,根據自由落體運動規律有:
H = 1/2gt2
解得:t = sqrt(2H/g)
(2)小球與地面碰撞時,根據動量守恒定律有:
mv? = mv?
其中v?為碰撞前小球在空中運動的速度,v?為碰撞后小球反彈的速度。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有:
mv?2/2 = (M + m)gH + mv?2/2
解得:v? = sqrt(gH(M + m))
(3)小球在碰撞地面后跳起的過程中,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有:
mv?2/2 = (M + m)gh + 1/2mv?2
其中v?為小球跳起后的速度。解得:h = (M + m)gH/(Mgh - g2) - H
答案:(1)t = sqrt(2H/g) (2)v? = sqrt(gH(M + m)) (3)h = (M + m)gH/(Mgh - g2) -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