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常識總結如下:
1. 分子直徑的數量級為10^-10m。
2. 熱力學溫度為T,其單位為開爾文,簡稱為開,單位符號為K。熱力學溫標和攝氏溫標的換算關系是T=t+273.15K。
3. 磁場是存在于磁體周圍的一種物質,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就是靠磁場發生的,磁場的強度可以用小鐵屑來顯示。
4. 玻爾的氫原子模型是建立在經典物理學基礎上的,而電子軌道半徑公式是庫侖定律的推論。
此外,還有質能方程、光電效應等等物理常識。具體內容還需要參考對應科目知識體系。
過濾掉高考物理常識
例題:
題目:一個物體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受到一個拉力的作用,并持續了1秒鐘,這個拉力的大小是5牛,方向向右。請問這個物體在這個拉力的作用下,它的速度如何變化?
答案:這個物體在這個拉力的作用下,它的速度會逐漸增加。因為光滑水平面上沒有摩擦力,所以這個拉力會持續地作用在這個物體上,使它的速度逐漸增加。
解釋:
在光滑水平面上,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零,所以只有當物體受到外力作用時,它的速度才會改變。在這個問題中,物體受到一個向右的拉力作用,所以它的速度會逐漸增加。
總結:
以上是一個簡單的物理題目,涉及到光滑水平面上的受力分析。通過這個題目,我們可以了解到一些基本的物理概念和規律,比如力的作用效果、光滑水平面上的摩擦力為零等等。這些知識是高考物理考試中經常出現的內容,也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了解的基本常識。